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毫米波辐照后培养的HeLa细胞WGA,SBA和ConA凝集素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频率36.11GHz,功率密度为1~7mW/cm^2的毫米波辐照培养的HeLa细胞后,测定了WGA、SBA、ConA三种凝集素受体的变化。1~7mW/cm^2照射30min后,培养至24h时,WGA和SBA受体少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延长照射时间为1、2和6h,SBA受体仍少于对照组。经1~5mW/cm^-功率密度毫米波照射15min,ConA受体变化不明显,7mW/cm^2照射15或30mi  相似文献   
4.
家兔用60CoY射线一次全身照射15Gy, 造成肠型放射病。照射后24小时, 小肠粘膜上皮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增强, 5-HT活性细胞数增多, 但AKP和日一半乳糖苷酶活性降低.照射后48, 72、96小时, 上述各种酶和5一HT活性均逐渐降低.这些变化与肠粘膜通透性增高及腹泻可能有关。小肠粘膜中的畸形细胞有两类, 早期多数无增生活性, 72小时后多数增生活性较强。72小时后肠粘膜中出现增生腺体, 但其各种酶均为阴性反应, 5-HT活性细胞极少, 提示此期增生腺体、畸形细胞分化不成熟。  相似文献   
5.
毫米波辐照对小鼠EMT6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用频率36.11GHz,功率密度分别为1,3,5,7mW/cm^2的毫米波辐照培养的小鼠EMT6乳腺癌细胞,观察对其增生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5或7mW/cm^2功率密度照射15min后,细胞增殖数目少于对照组,照射30min后,细胞的克隆形成数目少于对照组及1,3mW/cm^2照射组。7mW/cm^2照射后24h时,细胞的AgNOR颗粒数虽多于对照组和其他照射组,但颗粒体积缩小。照射组细胞超  相似文献   
6.
7.
8.
9.
大骨节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软骨的变性,坏死,以及继发的修复性变化,导致骨骼的软骨内化骨障碍和随后的骨关节病。根据临床和X 线观察,以手指骨出现变化最早。关于最早的发病年龄,国内报告了出生三个月零七天的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支气管镜活检标本进行了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颗粒计数。结果表明,AgNOR染色技术有助于疑难病例的病理诊断。肺癌细胞的平均颗粒数((?)±S)为5.39±0.62,而正常细胞的颗粒数为1.56±0.19,相差非常显著(P<0.01)。对32例原诊断为可疑恶性病例的结果表明,其中14例为恶性肿瘤,平均颗粒数为5.35±0.91,12例为炎性浸润的淋巴组织,平均颗粒数为1.54±0.19,另6例仍为可疑恶性,颗粒数为3.55±0.45良、恶性相差非常显著(P<0.01).说明AgNOR染色技术有助于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尤其对小细胞性肺癌和炎性淋巴组织的区别有所帮助。而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AgNOR颗粒数相差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