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 建立SD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探寻实验中纤维化蛋白、细胞因子等作为组织纤维化程度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研究提供基础。 方法 选取体重为180~200 g的SD雄性大鼠37只,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照射组(32只)。照射组采用X射线行右肺单次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13 Gy(10只)、15 Gy(10只)和17 Gy(12只),分别于照后4个月和6个月,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马松三色染色评价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纤维黏连蛋白1(FN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以评价肺组织中胶原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4~6个月后均出现肺纤维化,纤维化程度随照射剂量的增大和照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照射组大鼠肺组织中FN1、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6个月照射组羟脯氨酸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分别从(514.19 ±282.20)μg/mg 增加至(886.13 ±145.01)、(1188.70 ±273.84)、(1700.70 ±590.95)μg/mg,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1、3.609、4.004,均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GF-β、白细胞介素6、TNF-α分泌量较对照组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0~12.780,均P<0.05),IFN-γ较对照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8~4.303,均P<0.05)。 结论 SD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构建成功。大鼠肺组织纤维蛋白含量未能反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在重度纤维化时可作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对放射性肺纤维化(RIPF)、RIPF小鼠的肺内衰老细胞的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单侧右肺接受17 Gy照射构建RIPF模型,照射后3个月尾静脉注射UC-MSCs,照后6个月取材,记录小鼠生存率、统计肺脏器比,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部结构及胶原沉积;qRT-PCR检测衰老分泌相关表型(SASP)表达情况;β-Gal免疫组化评估肺内细胞衰老;WB检测P53-P21、P16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组织免疫荧光检测肺内P21表达情况。结果 经UC-MSCs治疗的RIPF小鼠生存率较未治疗组升高,胶原蛋白沉积减少,塌陷增厚的肺泡结构改善;RIPF小鼠肺内增多的β-Gal阳性衰老细胞和高表达的SASP(IL-6、IL-8、IL-1β)在UC-MSCs治疗后均下降;UC-MSCs治疗降低了RIPF小鼠体内异常增高的P53、p-P53、P21、P16蛋白水平。结论 UC-MSCs可能通过抑制P53-P21及P16通路减轻纤维化肺内细胞的衰老,缓解放射性肺纤维化,有望用于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s)移植能否抑制辐射诱导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衰老,及其在预防放射性肺纤维化(RIPF)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6 Gy照射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MLE12)诱导细胞衰老,照后即刻与GMSCs共培养,通过细胞形态、β半乳糖苷酶(β-Gal)染色、衰老分泌相关表型(SASP)检测以评估细胞衰老程度;C57BL/6小鼠单侧右肺17 Gy照射构建RIPF模型,照后1 d移植GMSCs,照后180 d取材,期间记录小鼠生存率,采用肺脏器比、HE染色、Masson染色评估肺内结构及肺间质胶原沉积状况,应用β-Gal免疫组织化学法与AECⅡ免疫荧光共定位评估肺内细胞衰老程度,qRT-PCR检测肺组织SASP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53-P21、P16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AECⅡ中P21表达情况。结果 GMSCs共培养能够有效抑制辐射诱导的MLE12细胞衰老,使照射后升高的β-Gal阳染率降低11.8%(t=6.72,P<0.05),并使SASP(IL-6、IL-8、IL-1β)的表达有效降低(t=28.43、28.43、4.82,P<0.05);GMSCs移植提高了受照小鼠的生存率,改善了照射诱导的肺泡结构塌陷增厚及胶原蛋白沉积情况,照射后肺组织中衰老细胞数目降低23.9%(t=21.83,P<0.05),SASP的表达水平下降(t=8.86、20.63,P<0.05);抑制照射后MLE12及RIPF小鼠肺组织中P53-P21、P16相关蛋白的上调。结论 GMSCs通过下调衰老相关的P53-P21及P16通路蛋白,从而抑制辐射诱导的AECⅡ衰老,达到预防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无论何种病因引起的肺纤维化,肌成纤维细胞(MFs)在其炎性反应和纤维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持续的组织损伤引发不同来源的MFs前体细胞活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使其快速增值、迁移、产生细胞外基质、促进炎性反应和组织血管生成,影响纤维化的发生与进展。在肌成纤维细胞活化过程中,涉及TGF-β、PDGF、CTGF等细胞因子的激活,同时也有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组织刚度和机械拉伸以及microRNA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型运动神经元蛋白1(CRIM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辐射敏感性和转移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短发夹RNA(shRNA)敲降NSCLC H460、H358细胞中CRIM1的表达,并将H460、H358细胞分别分为3组:H460细胞、H460-shCRIM1细胞、H460-shNC细胞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一种糖基纳米颗粒对辐射诱导的早期肺组织巨噬细胞极化以及活性氧清除的效果。方法 将20只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药组、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照射组和照射 + 给药组进行X射线全肺照射。通过流式细胞仪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肺组织巨噬细胞的极化比例,利用PCR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通过2'',7''-二氯二氢荧光素的氧化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肺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相比于照射组,照射+治疗组的ROS荧光信号强度明显降低(t=15.76,P<0.05)。同时,照射+治疗组的肺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提高(t=2.89,P < 0.05),且精氨酸酶1(ARG-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3.32、2.90、2.85、4.55、2.88,P < 0.05)。结论 糖基纳米颗粒能够有效促进辐射诱导的肺组织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同时能有效清除辐照区域的ROS,降低辐照组织的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