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Halo-Vest支架对颈椎原发恶性肿瘤不同放疗技术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择10例曾接受Halo-Vest支架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的颈椎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Monaco计划系统,在勾画Halo-Vest支架结构外轮廓的CT序列图像上设计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然后复制相同射野参数的IMRT和VMAT计划到不勾画Halo-Vest支架结构外轮廓的CT序列图像上重新计算剂量分布,比较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 对于VMAT计划,两组计划的计划靶区(PTV)和计划肿瘤靶区(PGTV)的剂量学参数除PGTV107%外的各参数平均差异均< 1%。相比外轮廓勾画Halo-Vest支架,外轮廓不勾画支架的图像计算的脊髓和脊髓-PRV平均最大剂量分别增加0.38和0.42 Gy(Z=-2.803、-2.803,P<0.05),脊髓和脊髓PRV Dmean分别增加0.35和0.37 Gy(Z=-2.703、-2.801,P<0.05)。黏膜、甲状腺、腮腺、下颌骨、下颌关节和正常组织的V5V30Dmean最大差异为0.74%。对于IMRT计划,两组计划的PTV和PGTV间剂量学参数差异较VMAT技术的差异增大,大部分差异超过1%,最大差异为4.55%。相比外轮廓勾画Halo-Vest支架,外轮廓不勾画支架的图像计算的脊髓平均最大剂量和脊髓-PRV最大剂量分别增加0.48和0.59 Gy(P>0.05),脊髓和脊髓PRV的平均Dmean分别增加0.57和0.59 Gy(Z=-2.293、-2.293,P<0.05)。其他危及器官的最大差异为1.98%。结论 CT图像外轮廓勾画或不勾画Halo-Vest支架结构,VMAT计划间剂量差异很小,临床上可以忽略,但IMRT计划间剂量差异偏大,需要考虑忽略或部分勾画Halo-Vest支架结构的外轮廓时对剂量分布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混合固定野调强(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的放疗技术(hybrid-VMAT,H-VMAT)治疗颈椎原发恶性肿瘤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13例曾接受放射治疗的颈椎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分别设计七野IMRT、双弧VMAT和H-VMAT计划,H-VMAT计划结合单弧VMAT和5个固定角度调强野.通过与IMRT和VMAT比较,评价H-VMAT技术计划质量和实施效率.结果:H-VMAT、IMRT和VMAT技术PTV平均适形指数分别为0.75、0.67和0.80,平均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38、0.38和0.38;PGTV平均适形指数分别为0.78、0.74和0.78,平均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06、0.05和0.06.脊髓平均D0%分别为41.78、40.70和42.42Gy,脊髓危及器官PRV平均D1%分别为44.92、44.48和45.39Gy.与IMRT相比,H-VMAT降低了黏膜V30和平均剂量(P=0.038,0.000).H-VMAT降低了下颌骨的V30和平均剂量(P=0.048,0.000),但V5无差异(P>0.05),甲状腺和腮腺V5、V30和平均剂量无差异(P>0.05);与VMAT相比,H-VMAT黏膜平均剂量有所增加(P=0.016),甲状腺、腮腺和下颌骨的V5、V30和平均剂量无差异(P>0.05).三种技术得到的正常组织V5无差异(P>0.05),H-VMAT V30和平均剂量低于IMRT(P =0.001,0.001),但较VMAT稍高(P =0.042,0.000).H-VMAT、IMRT和VMAT的平均机器跳数分别是872、1101和505 MUs,平均治疗时间分别是4.77、5.26和3.44分钟.结论:与IMRT相比,新的H-VMAT技术明显改善了靶区适形度,降低了黏膜、下颌骨和正常组织中高剂量区照射体积(V30)和平均剂量,机器跳数明显下降;与VMAT相比,新的H-VMAT技术改善了脊髓的保护,平均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四种探测器测量射波刀离轴比曲线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探测器测量射波刀离轴比曲线,为正确选择和应用探测器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PTW-60017、PTW-60018、PTW-60019和IBA-SFD 4种探测器分别平行和垂直于射束中心轴方向测量射波刀不同孔径准直器、不同深度的离轴比曲线,分析不同探测器测量的离轴比曲线差异及探测器固定方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 探测器平行于射束中心轴方向时,4种探测器测得的半高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均比实际射野偏大,最大偏差为1.9 mm,偏差随测量深度增加而增大。4种探测器测得的FWHM之间最大偏差为0.2 mm。4种探测器测得的半影最大偏差为0.3 mm,IBA-SFD测得半影最小,PTW-60019最大。测得的半影均随准直器孔径和深度增加而增大。准直器孔径大于30 mm时,IBA-SFD在射野外存在过响应现象。探测器垂直于射束中心轴方向时,PTW-60017、PTW-60018、PTW-60019测得的FWHM和半影比探测器平行于射束中心轴方向时小,准直器孔径5 mm时尤为明显。而IBA-SFD测得的结果相反。随着准直器孔径增加,4种探测器测得的左右半影间差异增加,杆效应明显。结论 4种探测器测量的射波刀离轴比曲线相近,但应用时需考虑各自特点,并注意探测器固定方式和杆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