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19篇
  3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产期医学是70年代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门边缘学科,我国亦已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国际上把围产儿死亡率已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综合银川地区四所医院围产儿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分析。围产期内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标准:(一)死胎:在临产前胎儿死于宫内,胎心音消失,娩出时体重在1,000克以上。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首次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K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及其再治疗方法的选择。 方法总结2000—2004年北京45家医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IVIG无反应性定义为首次IVIG治疗36h后体温仍超过38.5℃。 结果1107例患儿纳入研究对象,1092例有急性期治疗资料,1052例(96.3%)接受IVIG治疗,135例对首次IVIG治疗无反应,发生率12.8%(135/105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沉、GPT、WBC、发病至用IVIG的时间、血浆白蛋白及IVIG治疗剂量,是IVIG无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IVIG无反应者8例给第2剂2g/kg IVIG,5例热退;114例给1g/kg剂量IVIG治疗,35例(30.7%)热退;11例给400~600mg/kg IVIG,1例(9.1%)热退;2例给糖皮质激素,2例均热退。4种再治疗方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第2剂2g/kg IVIG治疗较其它再治疗所需进一步IVIG或激素治疗次数少,体温恢复快。 结论约12.8%KD患儿对初次IVIG治疗无反应。血沉、WBC和GPT、血浆白蛋白、IVIG使用方法及起病至用IVIG的时间,是IVIG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初次IVIG无反应患儿推荐使用第2剂2g/kgIVIG,对2次2g/kg IVIG治疗仍无效者可以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晚期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市 巴南区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晚期肿瘤患者,调查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体质指数(BMI)、血液学指标(总蛋白、 白蛋白、血红蛋白);用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晚期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焦 虑、抑郁之间的关系。结果 1501例晚期肿瘤患者中 22.39%(336/1501)的患者 BMI<18.5 kg/m2,NRS 2002≥3 分发生率为 56.70%(851/1501)。存在营养风险患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BMI更低;比较不同癌种,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不 足及存在营养风险比例最高。焦虑症状阳性率为78.61%(1180/1501),抑郁症状阳性率为69.62%(1045/1501),NRS 2002评分 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BMI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结论 晚期肿瘤患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发生率高,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普 遍,NRS 2002评分越高,BMI越低,焦虑抑郁程度越重。针对营养风险高、营养不足的晚期肿瘤患者我们应加强营养治疗以及 对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的现状及休假完成情况的影响因素,为逐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某三甲医院的1850 名职工进行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对带薪休假制度普遍知晓,对落实情况感到满意。过去一年中,职工年假休完率为79.7%。医务人员带薪休假情况受职工个人基本情况、工作岗位、科室是否鼓励休假、休假时间及方式等多因素影响。结论 管理理念是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关键,建议完善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带薪休假落实,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建立非物质薪酬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6.
7.
上海地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调查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1998.1-2000.3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心血管疾病(CVD)流行状况,方法:多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结果:CRF病例1093例,非透析组(ND)320例,血透组(HD)613例,腹透组(PD)160例,86.0%CRF存在各种类型CVD,以缺血性ST-T变化,心力衰竭(心衰),心律失常等为常见,61.1%有阳性主诉,46.7%伴阳性体证,79.7%实验室检测异常,34.1%患者有心衰史,感染,无节制饮水,血压控制不良,严重贫血未纠正为常见诱因,心脏超声检测以左室功能异常为主,CVD相关死亡人数占CRF总死亡人数44.2%,心衰,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等多见,结论:CRF属CVD高危人群,维持性透析前部分患者已存在CVD基础病变,早期把握血透时机可改善远期预后,超声心动图检查为心功能检测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云南省部分地区近10年来川崎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云南川崎病发病、分布、流行特征及临床预后。方法采用日本一中国川崎病流行病调查表,发至全省有儿科病床的县市级以上医院,对1997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10年间住院的川崎病患儿进行填表调查。每5年1次共进行2次。结果调查表回收率95.6%,15个地州47家医院共报告川崎病1662例,云南省儿童川崎病患病率呈增高趋势,1997年为3.51/10万,而2006年达13.6/10万,平均为6.4/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8:1;发病年龄2月一14岁,5岁以下患儿占74.19%;共11个少数民族患儿占6.4%;全年均可发病,无明显的高峰季节。急性期冠状动脉改变为20.64%,急性期无死亡病例,再发率为0.36%。结论云南省川崎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在省内有明显的区域分布,高寒地区无病例报道。川崎病冠脉病变已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早期诊断治疗是避免后遗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1O年多胎妊娠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上海市6所医院10年多胎妊娠情况的变化.方法选择1993年1月~2002年12月的多胎妊娠病例,对其家族史、病史、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年中双胎的发生率为0.66%,3胎的发生率为19.01100 000,4胎的发生率为0.95100 000,前、后5年多胎妊娠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前5年相比,后5年的多胎妊娠中,使用辅助生殖技术的比率明显增加(P<0.000 1).多胎妊娠的并发症以贫血最为多见,其次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9.08%、21.94%、18.28%、9.00%和3.52%.多胎妊娠的早产发生率为65.26%,低体重儿发生率为48.20%,围产儿死亡率为27.46‰.前5年围产儿死亡15例,死亡率为23.92‰;后5年围产儿死亡24例,死亡率为30.26‰,两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47).分娩方式中,剖宫产率为67.67%,其中后5年较前5年明显增加(P=0.046).结论上海10年的多胎妊娠发生率未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影响,多胎妊娠的并发症多,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较高,剖宫产的增加未能改善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用归一化工作量剂量估算方法估算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的受照剂量,必须确定工作置与受照剂量间的关系,我们称这个关系量为P值.全国14个省,市400多例关系量研究结果表明,P约为0.263mGy/千人次.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身体各部位受照极不均匀.研究结果表明,头,腹和手相对于胸部的比值分别为1.20,0.37和4.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