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晚期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普遍放疗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49例立体定向放疗组(适形组),采用CT模拟定位技术和立体适形放疗技术8MVX线,单次剂量500-800cGY,隔日照射,共8-10次,疗程14-21天,总量8000cGY,对照组49例8MVX线,常规照射,每日200cGY,疗程40-45天,总量6000cGY。结果:治疗结束后4-8周观察疗效。适形组;完全缓解率CR44.9%,CR+PR(总有效率)89.8%,对照组:完全缓解率CR24.5%,CR+PR(总有效率)69.4%,1年后的局控率:适形组53.1%,对照组60.6%,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有效提高中晚期肺癌的局部控制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自行设计了全身电子线照射(TSEI)的患者固定用标准体位架,以及可以人工360度旋转的特制旋转盘。分别应用剂量仪、仿真石蜡固体体模、固体水,柯达慢感光胶片,胶片分析仪等多种剂量测试工具,对开展该技术所需的临床剂量学参数进行系统的数据采集,并加以分析。总结出一套对临床行之有效的照射剂量参数,并已应用于临床,为逐步开展此项工作的临床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制方便、简单、适用、经济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精确放疗固定床板.方法: 研究设计出一种精确放疗固定床板、即可固定头部、头颈肩、胸部、腹部、盆腔和下肢,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固定床板(并带有刻度等使用轻巧、方便、简单)来代替目前临床所使用的多部位分体同定的多块固定板.结果: 临床使用多功能固定板,达到了经济、适用、方便、简单,深受放疗医师、物理师、放疗技师和医院的好评.结论: 多功能精放固定床板方便、简单、经济、适用,可替代目前临床所使用的所有分体、分块固定床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电子线放射治疗中由于空气间隙导致的输出剂量偏差。方法 采用实测的方式,分别测试:①8MEV电子线不同射野下的有效源皮距;②不同的能量、不同规格的限光筒、不同距离的空气间隙所引起的输出剂量的改变;③对电子束的空气间隙修正,将理论值与实测值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对于同一规格的限光筒,各个不同能量、不同的筒皮距下,引起的输出剂量衰减百分比,对大规格限光筒而言近似相同,偏差低于1%,而对于较小规格的限光筒,则偏差较大,最大可达6%;②用有效源皮距的概念来通过计算修正电子束空气间隙导致的剂量偏差只对较大射野适用。结论 对每台加数器都应采用实测的方式得到所需的空气间隙导致的剂量修正参数。  相似文献   
5.
中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研究组):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B组(对照组):调强放疗。两组放疗方法相同:调强放疗加或不加下颈普放。原发灶及上颈采用调强放疗(IMRT),下颈采用IMRT或普放。采用逆向TPS。各靶区处方剂量均以其PTV定义。鼻咽肿瘤(GTVnx)和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为69-72Gy。鼻咽预防区域PTV1处方剂量为60-65Gy。颈部预防区域PTV2处方剂量为50-60Gy。常规剂量体积保护关键器官。化疗采用DDP 60mg/m2d1iv dvip,5-FU750mg/m2d2-4iv dvip。与放疗同时开始,间隔3周,重复2-3个疗程。结果:A组鼻咽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81%(24/30)、96.67%(29/30),B组鼻咽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50%(15/30)、83.33%(25/30);A组颈部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73.33%(22/30)、90%(27/30),B组颈部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43.33%(13/30)、83.33%(25/30)。两组鼻咽病灶及颈部病灶CR率有显著性差异。但有效率及1、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白细胞下降及恶心呕吐较B组严重,但患者可耐受。结论:中晚期鼻咽癌(NPC)联合同期化疗短期疗效CR率较单纯放疗好。但长期疗效未显示优越性,不良反应稍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T与MRI影像体表标记点法图像配准和交互式自动配准法图像配准的临床应用,探讨配准的评价方法,对比两种配准方法的配准效果。方法:选取需进行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患者和胸部肿瘤患者病例各1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放疗体位和面罩固定方法,同时对患者进行CT和MRI定位扫描。采集CT和MRI时图像均采用同一套体表标记点。将获得的两套影像通过Dicom网络导入 Eclipse11.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同一病例的CT和MRI 图像分别采用体表点标记法、交互式自动配准法进行图像配准。使用MRI图像的灰度值与 CT图像的(HU)值归一离轴曲线(Profile)和感兴趣区域体积中心位置偏差来评估配准效果。结果:对于头颈部位的病例,使用体表标记点法配准,感兴趣区体积中心位置偏差范围为(0.19±0.05)mm,CT值与MRI灰度值离轴曲线匹配良好。交互式自动配准方法感兴趣区体积中心位置偏差范围为(0.20±0.04)mm,CT值与MRI灰度值离轴曲线匹配良好。对于胸部组病例,使用体表标记点法配准偏差范围为(0.34±0.08)mm,离轴曲线匹配较差。交互式自动配准感兴趣区体积中心位置偏差范围为(0.23±0.06) mm,离轴曲线匹配良好。结论:对于头颈肿瘤组病例,两种方法均能得到较好的配准结果。交互式自动法在胸部肿瘤组更具优势,因为软件自动配准、人为因素影响较小,能更好的消除因体位变动带来的偏差,更适合放疗计划配准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5月期间45例早期宫颈癌术后具有不良预后因素行放射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调强放疗组21例,常规组24例.放疗期间同步化疗,方案为顺铂(50mg/m2)联合多西他赛(60-75mg/m2)或紫杉醇(175mg/m2).多西他赛或紫杉醇分d1、d8静滴,顺铂分d2、d9静滴,间隔2周,开始下一疗程.有2个以上淋巴结转移者术后化疗4-6个疗程,有其他高危因素者同步化疗3-4个疗程.结果:24例常规组中3例复发,21例IMRT治疗组中2例复发,放化疗中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泌尿系反应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但调强治疗组明显减少了Ⅲ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尽管统计未能显示不良反应及复发差异,但调强治疗组明显减少了Ⅱ、Ⅲ级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研究组):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B组(对照组):调强放疗。两组放疗方法相同:调强放疗加或不加下颈普放。原发灶及上颈采用调强放疗(IMRT),下颈采用IMRT或普放。采用逆向TPS。各靶区处方剂量均以其PTV定义。鼻咽肿瘤(GTVnx)和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为69—72Gy。鼻咽预防区域阳V,处方剂量为60-65Gy。颈部预防区域PTV2处方剂量为50—60Gy。常规剂量体积保护关键器官。化疗采用DDP60mg/m2 d,ivdvip,5-FU750mg/m。d2-4 iv dvip。与放疗同时开始,间隔3周,重复2—3个疗程。结果:A组鼻咽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81%(24/30)、96.67%(29/30),B组鼻咽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50%(15/30)、83.33%(25/30);A组颈部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73.33%(22/30)、90%(27/30),B组颈部病灶CR率及有效率为43.33%(13/30)、83.33%(25/30)。两组鼻咽病灶及颈部病灶CR率有显著性差异。但有效率及1、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白细胞下降及恶心呕吐较B组严重,但患者可耐受。结论:中晚期鼻咽癌(NPC)联合同期化疗短期疗效CR率较单纯放疗好。但长期疗效未显示优越性,不良反应稍增加。  相似文献   
9.
术中放疗(IORT)限光筒的设计及其剂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5年4月,我院参考国内外文献,自行设计了一种术中治疗(IORT)专用限光筒,适用于菲利浦直线加速器,规格为(?)6cm园形限光筒。经过系统测量,各项有关的物理学参数均符合国家剂量学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对肿瘤部位定位准确、方便快捷、经济实用等优点。也为以后设计更加完善,更加适应多种需要的IORT限光筒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立体定向放谢治疗与普遍放疗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49例立体定向放疗组 (适形组 ) ,采用CT模拟定位技术和立体适形放疗技术 8MVX线 ,单次剂量 5 0 0~80 0cGY ,隔日照射 ,共 8~ 10次 ,疗程 14~ 2 1天 ,总量 80 0 0cGY ,对照组 49例 8MVX线 ,常规照射 ,每日2 0 0cGY ,疗程 40~ 45天 ,总量 6 0 0 0cGY。结果 治疗结束后 4~ 8周观察疗效。适形组 :完全缓解率CR44 9% ,CR +PR(总有效率 ) 89 8% ,对照组 :完全缓解率CR2 4 5 % ,CR +PR(总有效率 ) 6 9 4%。 1年后的局控率 :适形组 5 3 1% ,对照组 30 6 %。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有效提高中晚期肺癌的局部控制率 ,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