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rhG-CSF用量每天为400μg/m~2(高剂量)设为A组,rhG-CSF用量每天为300μg/m~2(中剂量)设为B组,rhG-CSF用量每天为200μg/m~2(低剂量)设为C组,疗程3d。比较3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最低值(WBC_(min)),最高值(WBC_(max)),白细胞计数(WBC)4.0×10~9/L的时间即WBC减少时间;并于化疗2周期后使用KPS评分评定患者生存质量,记录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化疗后,3组患者WBC_(min)及WBC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减少时间在A组为(1.73±0.48)d,明显低于B组[(3.35±1.29)d],B组低于C组[(5.84±2.6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抗菌药物使用率(33.33%)明显高于A组(5.56%)和B组(1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与C组间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高剂量的rhG-CSF可以有效缩短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白细胞减少期,且中剂量与高等剂量rhG-CSF的治疗效果相当,更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移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单纯诱导化疗(n=16)或联合微移植(n=19)的治疗过程及转归情况.结果:微移植联合化疗组14例(73.7%)完全缓解(CR),单纯诱导化疗组6例(37.5%)CR;微移植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11.5 d、16 d,而单纯诱导化疗组则分别为15 d、22 d(P<0.05);微移植组无重症感染及相关死亡发生,单纯化疗组因重症感染死亡3例.结论:微移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提高了疾病缓解率,降低了化疗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血红蛋白病,主要包括α-地贫和β-地贫,广泛分布在全球地中海地区,我国多见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沿海地区[1].关于地贫在湖北武汉地区有相关报道,但湖北其他地区报道较少.其发病机制是α-及β-珠蛋白基因的先天性缺陷,造成α-及β-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缺失,从而引起血红...  相似文献   
4.
[摘要] 方法: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腹主动脉瘤继发获得性血友病的临床特征、诊治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和讨论。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腹主动脉瘤(AAA)同时继发获得性血友病(AHA)罕见病情的诊治方法,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罕见疾病的认识水平及诊治水平。 结果:短期常规剂量使用甲强龙,联合环磷酰胺,同时行血浆置换治疗,并补充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及凝血因子Ⅷ制剂替代治疗,控制病情后迅速减量激素至小剂量,较短时间内控制了SLE继发的获得性血友病,同时腹主动脉瘤病情持续稳定。 结论:在本例SLE继发AHA同时合并AAA患者的治疗中,我们使用短时间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同时联合免疫抑制剂,辅以血浆置换治疗,较早控制了病情,未发生激素相关并发症,同时腹主动脉瘤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病态造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急性白血病转化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MDS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流式细胞术等相关资料,分析患者骨髓细胞病态造血特点及患者预后转归。结果:82例MDS患者中,25例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其中45例存在原始细胞增多中20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37例无原始细胞增多中5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转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0例存在Auer小体者中13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62例无Auer小体者中12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两组转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31例小巨核病态改变者中15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51例无小巨核病态改变者中10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转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其余病态造血未发现与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有相关性(均P>0.05)。82例MDS患者中,27例死亡。其中存在原始细胞增多、Auer小体以及小巨核者,其生存时间较短。结论:原始细胞增多、Auer小体、小巨核病态改变与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及其预后有相关性,对指导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初诊MM 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M患者分为高NLR组与低NLR组,分析两组患者在血红蛋白(Hb)、血清钙离子(Ca)、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Cr)、国际分期标准(ISS)和总体生存期(OS)方面的差异。结果:与低NLR 组相比,高NLR组血清β2-MG偏高、Cr偏高、Ca偏高、ISS 分期偏晚、OS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患者外周血中NLR升高提示预后不良,NLR与血清β2-MG、Cr等指标相结合,对于MM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等剂量X射线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T1/2行3.5 Gy X射线照射,于照射后3、6、12、24、48和72 h及照射后1周采用Hoechst33258染色和Annexin V-FITC/P1染色检测细胞凋亡.于照射后24、48和72 h及照射后1周采用SA-β...  相似文献   
8.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机体铁需求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丢失过多、铁吸收障碍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易倦、眼花、耳鸣、气短、心悸等。目前针对此病的诊治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或治疗不规范、不能针对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获得性克隆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生理改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其基本临床特征是骨髓中造血细胞有发育异常的形态学表现和外周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CCA)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两种技术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CCA法采用骨髓短期培养法,核型分析采用R带技术。FISH法采用间期FISH。结果采用CCA法,CLL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35.71%,而采用FISH技术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64.2%。结论采用组合探针的FISH更为敏感和特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