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1.
目的 对比分析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癌术前术后常用剂量学指标差异,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对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骨转移癌粒子植入手术的10例患者共12个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12个病灶均采用3D打印模板引导粒子植入,处方剂量120~140 Gy,比较术前治疗计划及术后验证计划中常用剂量学指标差异,包括D90D100V90V100V150以及术前计划粒子数量和术后实际使用粒子数量,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术后剂量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前和术后D90D100V90V100V150等剂量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际使用粒子数量多于术前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0,P<0.05)。结论 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癌,剂量精准,可达到术前计划要求,应积极推广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对可疑骨转移灶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恶性肿瘤患者经全身骨显像发现的96个可疑骨转移病灶,对可疑病灶行同机SPECT/CT融合显像,由两名核医学医师分别对SPECT、CT及SPECT/CT融合显像进行分析并评分,以病理学结果或6个月以上复查影像学及临床随访结果作为最终确诊依据。SPECT/CT融合显像对可疑病灶的诊断效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 SPECT/CT显像诊断可疑骨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86.8%、90.6%、91.5%和89.2%;ROC曲线下面积:SPECT/CT融合图像为0.956,CT图像为0.897,SPECT图像为0.710。结论 SPECT/CT融合显像较SPECT及CT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SPECT/CT显像对脊柱单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并估算显像过程中患者所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方法选择有恶性肿瘤病史且经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发现疑似脊柱转移瘤单个椎体病灶的患者67例,对可疑椎体病灶行同机SPECT/CT显像,以病理学或6个月以上影像学(X线、CT、MRI或SPECT/CT)随访确诊结果为诊断标准,分别计算SPECT、CT图像及SPECT/CT图像诊断脊柱转移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绘制ROC曲线评价SPECT、CT和SPECT/CT图像分析方法对脊柱单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计算行SPECT/CT检查时注入患者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活度,记录同机螺旋CT检查时剂量长度乘积,估算SPECT/CT检查时放射性核素与同机CT所致患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以下称有效剂量)。结果 SPECT/CT显像诊断脊柱转移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7%、88.5%、92.7%、88.5%、91.0%,均高于SPECT及CT单项检查。ROC曲线示对脊柱转移瘤诊断效能准确性最高的为SPECT/CT显像(AUC=0.950,P<0.01);其次为CT及SPECT。SPECT/CT检查时患者接受的有效剂量分别为(4.01±0.35)、(2.49±0.97)m Sv。结论SPECT/CT显像对脊柱单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高于SPECT及CT单项检查。同机CT扫描可增加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