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神经病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我科于2003年6月-2004年12月使用左旋西替利嗪(重庆化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与西咪替丁合用治疗慢性荨麻疹38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留守中学生社会支持水平和网络成瘾现状及其之间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成瘾干预、降低网络成瘾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某县6所中学的3 5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学生1 945人(55.07%),非留守学生1 587人(44.93%)。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DSIA-MSS)、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ASSRS)进行评定,并分析ASSRS评分与网络成瘾的关联趋势。结果 ①留守组网络成瘾检出率高于非留守组(22.98% vs. 16.13%,χ2=25.732,P<0.01);②留守组ASSRS评分低于非留守组[(66.81±15.92)分vs.(68.19±16.18)分,t=2.544,P=0.011];③在非留守、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三种留守状态下,不同ASSRS评分等级的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220、37.662、31.434,P均<0.01);④中学生ASSRS评分与网络成瘾存在“量效”趋势,即ASSRS评分等级越高,网络成瘾风险越低(P<0.01)。结论 留守中学生存在更突出的网络成瘾问题,且社会支持水平与网络成瘾检出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表现为负性“量效”趋势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郁在留守青少年网络成瘾与自伤之间的中介作用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9—12月在重庆市某县8所乡镇初级中学选取1 945名留守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自伤行为评定问卷、中文版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在线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点二列相关分析留守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社会支持、自伤的相关性。采用PROCESS V4.0插件分析抑郁在留守青少年网络成瘾与自伤之间的中介效应和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结果 留守青少年自伤行为检出率为31.8%(619/1 945)。按照是否有自伤行为分为自伤组(n=619)及非自伤组(n=1 326)。两组留守青少年的家庭居住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5)。相关分析显示,留守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自伤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抑郁与自伤呈正相关(r=0.314、0.307、-0.203、0.371;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抑郁在留守青少年网络成瘾与自伤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标准化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