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1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感染科收治的30例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以咳嗽为主的呼吸道症状、以发热为主的中毒症状、以细菌感染为主的合并症;男性患者较多;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农民工、学历较低者发病率较高;B超检查结果异常情况以肝大为主,其次是颈部淋巴结肿大;胸部影像学表现常见的类型为双肺中下叶、胸膜病变。结论: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和肺结核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鉴别难度非常高,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痰涂片、痰培养等方式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TDF+3TC+艾诺韦林(ANV)方案治疗初治HIV/AIDS患者在临床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从2022年2月至2022年8月在贵阳市公共卫生中心使用TDF+3TC+ANV方案作为初始治疗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数据,截止收集日期为2023年3月1日,描述患者一般特征,且对治疗前后的病毒载量、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体重、肝肾功能以及血脂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者148例,意向性分析(ITT)结果病毒学抑制率为69.6%(103/148),符合方案集分析(PP)结果病毒学抑制率为83.7%(103/123),123例患者治疗24周CD4细胞水平为346.0(223.0,484.0)个/μ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17.0(142.0,414.0)个/μL(P<0.001)、HDL-C较基线升高(0.9 vs. 1.1 mmoL/L,P<0.001)、血清肌酐较基线升高(67.0 vs. 71.0μmoI/L,P=0.023),AST从治疗前的25.0(20.0,34.0)U/L降至23.0(18.0,28.0)U/L(P=0.014),且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程度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COPD患者7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均行外周血TNF-α、Th17、Treg检测。比较两组外周血TNF-α、Th17、Treg、Th17/Treg水平,并分析其与COPD病情程度相关性。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组外周血TNF-α、Th17、Treg、Th17/Tre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外周血TNF-α、Th17、Th17/Treg水平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Treg水平低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5);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TNF-α、Th17、Th17/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检验,外周血TNF-α、Th17水平与COPD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Treg水平与COPD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TNF-α、Th17水平在COPD中异常升高,且随病情程度逐渐上升;Treg水平在COPD中异常下降,并随病情程度逐渐下降,有助于判断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还可监测疗效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贵州省贵阳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初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脱失的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降低脱失率的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贵阳市200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入组的ART患者的基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不同基线状况ART患者的脱失风险,并收集脱失患者ART脱失的原因。结果贵阳市ART患者治疗随访期间脱失1 037例(9.26%),总脱失率2.55/100人年。男性(HR=1.54,95%CI:1.32~1.81,P<0.01)、年龄≥50岁(HR=1.27,95%CI:1.01~1.58, P=0.035)、未婚(HR=1.44, 95%CI:1.19~1.75, P<0.01)、离异或丧偶(HR=1.67, 95%CI:1.42~1.96, P<0....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脑脊液病原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技术对艾滋病患者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100例艾滋病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同时将脑脊液样本送检mNGS和传统病原学检测, 分别计算2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Youden指数等,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 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100例患者中68例临床最终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mNGS诊断灵敏度为76.5%(52/68), 特异性为100.0%(32/32), Youden指数为0.765, 阳性预测值为98.1%(52/53), 阴性预测值为68.1%(32/47);传统病原学检测呈阳性, 其灵敏度为25.0%(17/68)、特异性为84.4%(27/32)、Youden指数为0.094, 阳性预测值为53.1%(17/32)、阴性预测值为34...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贵阳市50岁及以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疗效,并探索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感染科门诊就诊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521例HIV感染/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HIV感染/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521例HIV感染/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6个月后,显效262例,有效207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为90.0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治疗前WHO临床分期、合并症、服药依从性的HIV感染/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60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治疗前WHO临床分期3期、有合并症、服药依从性差均是HIV感染/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贵阳市50岁及以上HIV感染/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疗效相对较好,治疗期间需关注年龄、文化程度、治疗前WHO临床分期等因素,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改...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COPD合并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患者中,多数有大量吸烟史(78.9%)。病理类型:鳞癌20例,腺癌13例,小细胞癌2例,低分化癌或未定型癌3例;TNM分期:II期3例,IIIA+B期26例,IV期9例;治疗方法:手术切除1例,化疗及辅助放疗15例,中医治疗10例,支持、对症治疗9例,放弃治疗3例。COPD合并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表征不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早期确诊难度较大。COPD患者若伴有血痰、胸痛、咳嗽性质改变、胸腔积液等症状时需警惕肺癌出现。病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COPD合并支气管肺癌有很大的诊断意义。患者中鳞癌出现的比例较大,大多数患者能耐受临床分期治疗,治疗目的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为主。  相似文献   
8.
谢小馨 《贵州医药》2012,36(2):157-159
大动脉炎(又称hkayasu动脉炎,高安动脉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原发性免疫性慢性炎症性动脉疾病,特点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多发性、非化脓性闭塞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呈现多因素性,可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以致病变处动脉扩张或形成动脉瘤,侵犯以头臂动脉受累最多,肺动脉受累者少见.此病发病年龄较轻,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但因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诊断较困难,不易引起临床医师重视,且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应引起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延缓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1例临床病例复习大动脉炎的诊治,以提高临床工作中对该病的认识,及早诊断,正规治疗,以最大限度降低大动脉炎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53例艾滋病伴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艾滋病合并TM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艾滋病合并TM感染患者以男性居多,农村患者多于城镇,大部分患者均经抗病毒治疗。53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发热,咳嗽47例,消瘦39例,乏力29例,皮疹20例;实验室检查显示多数患者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升高及贫血均较多。所有患者血培养均培养出TM。53例患者中,孢子菌肺炎24例应用磺胺甲噁唑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10例采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真菌感染47例使用伊曲康唑治疗。23例患者好转出院, 28例患者自动出院, 2例死亡。结论 艾滋病合并TM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还可伴有其他症状,也有血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好发于CD4+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唐草片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对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治疗的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不良患者共247例。其中70例使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177例在维持其原有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唐草片,试验周期6个月,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治疗期间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肝肾功能等安全性和疗效性指标。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幅度最大。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优于单独抗病毒药物组。治疗期间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结论 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不良患者在维持原有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唐草片,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重建不良,并且可以降低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