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 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转归等资料,为COVID-19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1日—2月24日在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经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患者39例,对其流行病学特征、首发症状、WBC、淋巴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IL-6、CRP、CD4+ T淋巴细胞计数、CD8+ T淋巴细胞计数、影像学及临床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2例为轻型,35例为普通型,2例为重型,除去无明确接触史及返乡前就已发病的患者,其余潜伏期为2.0~12.0 d,平均为(7.7±3.3)d,其中32例(82.05%)发病前有武汉旅居史或武汉返乡人员密切接触史,5例(12.82%)发病前有广东旅居史或广东返乡人员密切接触史,2 例(5.12%)无明确可疑接触史;有7起家族聚集性病例,共26例,占发病总例数的66.67%。24例(61.54%)患者早期症状为发热,25例(64.10%)患者早期症状为咳嗽,有少数患者存在咽痛、肌肉酸痛、纳差、咳嗽、腹泻,3例(7.69%)无任何临床表现。WBC下降12 例(30.77%);淋巴细胞计数下降8例(20.51%);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3例(7.69%);ALT升高12例(30.77%);TBIL升高10例(25.64%);LDH升高21例(53.85%);CRP升高18例(46.15%);IL-6升高3例(7.69%);患者 降钙素原均正常。肺部CT病灶呈双肺多发,以外侧带胸膜下为主,多表现为斑片状、云絮状磨玻璃样改变。6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出院后随访,肺部病灶完全吸收,吸收时间18.0~31.0 d,平均(26.8±4.5) d。结论 本研究前期纳入的COVID-19患者为输入性病例,后期则以家庭聚集性病例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咳嗽为常见症状,少数患者症状轻甚至无症状;大部分患者为普通型;胸部CT表现多为斑片状、云絮状磨玻璃样改变;肺部病灶的好转不与核酸转阴完全同步;目前随访的普通型COVID-19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L-6及TNF-α在EV71型感染手足口病重症患者、普通患者及正常儿童中的表达与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病例,根据病情对其分组,另取无手足口病儿童作为对照组,借助化学发光法检测IL-6及TNF-α在患者血清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6及TNF-α在重症患者中显著高表达,较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6及TNF-α可作为诊断和治疗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72岁。因左颈部肿块40余年,声嘶1个月,于2006年7月25日在外院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检报告左甲状腺鳞癌,术后辅助放疗40 Gy,手术及放疗后声嘶无改善。1周前出现呼吸困难,夜间为甚,于2006年11月23日入院。查体:吸气性呼吸困难Ⅱ°,伴有痰鸣音,喉镜下见双声带固定于旁中位,声门裂2 mm。下颈前部有一长约10cm弧形手术瘢痕,质地较硬,未扪及明显肿块,气管无偏斜。入院诊断:喉返神经麻痹(双);呼吸困难Ⅱ°;甲状腺癌术后放疗后。考虑到呼吸困难为双喉返神经麻痹所致,拟行左声带切除术以缓解呼吸困难。11月25日全麻下常规行气管切开,置…  相似文献   
4.
胡蜂璽伤多表现为过敏反应和肝肾器官受损。现报道1例胡蜂蛰伤继发广泛性肠坏死的临床救治资料,以提高对此类鲜见并发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低度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8例鼻腔鼻窦低度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 16例,低度恶性骨肉瘤 1例,腺样囊性癌5例,低度间叶组织肿瘤2例,血管外皮瘤 3例,鼻腔混合瘤恶变1例.均在鼻内镜下或鼻内镜辅助下切除肿瘤.术后19例加放射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4年以上的24例无局部复发;1例低度间叶组织肿瘤,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1~2年后出现鼻腔复发,再次行同类手术,术后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出现广泛脑膜侵犯死亡.结论 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内镜或内镜辅助下可以切除部分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且创伤小,避免了颜面部瘢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