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干扰素α-2a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对67例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用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73%,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干扰素α-2a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CD64、CRP、IL-6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CRP、IL-6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7年10月~2011年10月儿科病房(包括NICU住院)住院患儿116例,分为重症感染组(49例);一般感染组(36例);非感染组(31例)。3组进行CD64、CRP、IL-6水平测定和比较。结果重症感染组CD64为(6262.24±3776.43)分子数/细胞,感染组为(3727.24±1276.32)分子数/细胞,非感染组为(2176.19±946.32)分子数/细胞,重症感染组CD64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3组间CD64值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CD64诊断感染的最佳临界值为2587分子数/细胞,其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度为89.21%,特异度为78.35%;对所有感染的诊断敏感度为67.51%,特异度为82.45%。结论细菌感染时CD64水平明显升高,全身性细菌感染时升高尤为明显,与CRP、IL-6相比诊断优越性更明显,特别对重症感染患儿诊断更有价值,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3.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5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哮喘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用沙丁胺醇溶液0.06mL*kg-1*次-1加入0.9%氯化钠溶液3mL中雾化吸入,每日2或3次,疗程3d.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46例(85.2%),部分缓解7例(13.0%),无明显改善1例(1.8%).对照组则分别为19(63.3%),11(36.7%),0例.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急性发作哮喘患儿可获完全缓解的疗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支镜术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011年7月期间进行的纤支镜术诊治操作的1 369例临床病例,分为肺不张组(400例)、气道异物治疗组(354例)、慢性咳嗽组(265例)、喘息组(350例)。行支气管镜技术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本组对1 369例患儿进行纤支镜术,提高了儿科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结论支气管镜技术在儿科疾病中应用的进展,使其在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BMC诱生IL-4、IL-6、IFN-γ及总IgE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作用。方法 对本科近2年收治住院30例临床确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鼻咽分泌物APAA法RSV检测,IL-4、IL-6、IFN-γ和总IgE采用ELISA法检测,对照组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结果 RSV毛支患儿PBMC诱生IL-4、IL-6和总IgE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FN-γ低于对照组。结论 IL-4、IL-6、IFN-γ和IgE在RSV毛支免疫病理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肺囊肿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先天性肺囊肿患儿2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临床首发症状多出现于不足6个月(34.5%)的婴幼儿,以发热伴咳嗽、呼吸困难及局限性固定湿罗音或呼吸音减低为临床特征;病变部位以右肺居多,以两肺下叶受累居多.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结论 临床上应当重视先天性肺囊肿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 α)表达与气道重塑的关系 ,评价布地奈德治疗对两者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n =8)、哮喘模型组 (B组 ,n =8)和哮喘模型布地奈德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组 (C组 ,n =8) ;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大鼠气道SMA α表达和气道重塑进行研究。结果 :①与A组比较 ,B组大鼠气道平滑肌 (ASM )厚度和上皮厚度均显著增加 (P <0 .0 0 1) ,而气道直径显著减小 (P <0 .0 0 1) ;②与B组比较 ,C组大鼠平滑肌厚度和上皮厚度均显著下降 (P <0 .0 0 1) ,而气道直径显著增大(P <0 .0 0 1) ;③与A组比较 ,B组大鼠气道SMA 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0 1) ,C组亦升高 (P <0 .0 5 ) ;与B组比较 ,C组大鼠气道SMA α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 ;结论 :气道SMA α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是导致气道重塑反应发生的机制之一 ,布地奈德治疗可延缓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究PM2.5对小鼠外周血Th1/Th2及ILC2水平的影响以及BML-111的作用。通过分离培养小鼠PBMC,采用不同剂量PM2.5处理细胞,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筛选PM2.5适宜剂量。同时将细胞随机分为NC组、PM2.5组、BML-111组和拮抗剂Boc-2组,分别使用0 μg/mL PM2.5、50 μg/mL PM2.5、10 μmol/L BML-111和10 μmol/L Boc-2处理细胞,检测炎性因子的含量、Th1和Th2以及ILC2百分比、T-bet和GATA3的mRNA表达。结果发现,不同剂量PM2.5均能抑制PBMC的增殖率;PM2.5能够促使PBMC释放炎性因子,增加T-bet和GATA3的mRNA表达,诱导Th2分化,导致Th1/Th2失衡,同时提高ILC2水平。BML-111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抑制T-bet和GATA3的mRNA表达,降低免疫细胞水平,恢复Th1/Th2平衡,但拮抗剂Boc-2能部分逆转BML-111的作用。因此,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能够对PM2.5诱导的免疫炎性反应发挥有效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和ILC2百分比并维持免疫细胞Th1/Th2平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武汉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的运行现状。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的实时浏览及统计功能,通过条件检索,导出2008-2013年VCT服务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8-2013年,武汉市VCT服务总量保持相对平稳。2009年起,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人数及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于2012年达到高峰。全市VCT检出的748例HIV感染者,男女性别比为6.48∶1,同性性传播占59.76%,异性性传播占21.79%,注射毒品传播占7.89%,采供血传播占2.41%,母婴传播占0.40%。2008年起,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及总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于2012年达到高峰。VCT检出的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硚口、武昌等中心城区,区域分布特征明显。结论应进一步完善VCT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以提高VCT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在儿童中的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 对2004年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采用一次性鼻导管深插气管负压吸取痰液,部分患儿采集咽拭子.结果 共检出产ESBLs菌447株(来自于429例患儿),占大肠埃希菌的59.8%.429例均为3岁内婴幼儿,其中婴儿274例(63.9%);同时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244例(56.9%),以支原体、衣原体和合胞病毒为主;115例(26.8%)原有基础性疾病;临床多使用过三代头孢菌素,病程长;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新、头孢噻肟耐药率分别为100%、99%、99%、99%、66%,含酶类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10%、5%、8%、13%,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重要地位,临床表现有其特点,一旦确诊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