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乳酸联合血肌钙蛋白I (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80 例aSAH患者,检测并记录患者发病后第1、3、7天脑脊液乳酸浓度,收集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血气分析等指标。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患者以上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脑脊液乳酸联合血cTnI、NT-proBNP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45例,预后不良35例。预后良好组第1、3天脑脊液乳酸浓度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第1天脑脊液乳酸浓度对aSAH预后的评估效能优于第3天、第7天,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2、0.657、0.533。预后良好组患者血尿素氮、血糖、pH、cTnI、NT-proBNP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均<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第1天脑脊液乳酸浓度联合血cTnI、NT-proBNP对预后的评估效能最高,AUC为0.94,灵敏度88.6%,特异性88.9%,优于尿素氮、血糖、pH及单项cTnI和NT-proBNP。结论:脑脊液中乳酸浓度联合血cTnI、NT-proBNP水平对aSAH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治疗的SAP患者92例, 检测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 进行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 并进行临床干预, 观察血清IL-6、IL-10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患者血清IL-6[(103.75±15.53)ng/L]水平最高, 局部并发症患者IL-10[(97.33±13.06)ng/L]水平最高;BISAP评分≥ 3分的患者中预后结果为死亡的例数最多[26(37.14%)]。SAP患者血清IL-6水平与BISAP评分呈正相关(r=0.62, P < 0.05), 血清IL-6水平、BISAP评分均与血清IL-10水平呈负相关(r=-0.57、-0.61, 均P < 0.05)。结论 SAP患者的血清IL-6、IL-10水平出现升高或降低时, 则提示患者的病情有加重的趋势, 及时根据血清IL-6、IL-10水平进行干预, 可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在革兰阳性(G^+)球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快速偶氮偶联法对本科室收治的感染者141例及非感染者425例进行NAP阳性率和阳性积分检测,对比分析革兰阳性菌感染者、革兰阴性菌感染者以及非感染者的NAP阳性率和阳性积分的差异。结果革兰阳性菌感染者的NAP阳性积分为(127.4±55.7),显著高于非感染者的(89.3±46.3)和G^-菌感染者的(87.3±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和非感染组阳性积分分别为(103.2±55.7)和(87.3±41.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阳性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P阳性积分可以作为判断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GPR30激动剂G-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卵巢切除组(OVX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G-1组,每组8只.除Sham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切除双侧卵巢,G-1组卵巢切除后予G-1皮下注射2周,剂量为120 μg·kg-1·d-1.2周后取各组实验动物心脏,Langendorff灌流,记录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压变化最大速率(±dp/dtmax);I/R组和G-1组进行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检测各组心肌梗死面积,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与Sham组和OVX组相比,I/R组左心室发展压(LVDP)和±dp/dtmax降低,LVEDP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凋亡心肌细胞数量增多;G-1组心功能改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减少.结论 G-1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正>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和第一致残病因,其发病年内病死率高达2l%~27%,存活者中约15%~30%致残~[1],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类型,约占CVD的70%。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行早期评价,可以提供更合理的治疗措施,更合理的配置医疗资源~[2]。然而,仅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特点难以准确预测脑血管病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