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早期诊断水平,减少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 对81例药物性肝损害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药物性肝损害病人占同期住院肝病病人的0.96%。致肝损害的药物种类多,临床类型以急性肝损害为主(73例)。治愈62例,好转14例,恶化自动出院及死亡5例。结论 临床上慎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早期诊断是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出现肝功能损害的病因及其对母子的影响。方法分析347例妊娠晚期合并肝功能损害的病因及预后情况。结果347例中有216例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占62.2%,踟例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占23.1%;病毒性肝炎组产后大出血率显著增加,ICP组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及剖宫产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病毒性肝炎、ICP是引起妊娠期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不同合并症均可增加妊娠及分娩时母子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错配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HBV前C区1896位突变。结果620例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1896位变异264例,变异率42.58%。在急性肝炎、慢性轻度、慢性中度、慢性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中,变异率分别为12.5%、35.0%、55.94%、45.26%、54.72%、48.76%。年龄、性别与变异无关,病程>5年、谷丙转氨酶(ALT)异常、抗HBe(+)者变异率均明显增高。结论HBV前C区变异与肝病严重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1型糖尿病晚期肾病胰肾联合移植术前后血糖,C肽,胰升血糖素值的比较。了解术后α和β细胞分泌功能的恢复状况,及对糖尿病疗效的影响。方法:检测手术前后血糖,C肽和胰升血糖素,并进行比较,术后180天时测定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通过胰肾联合移植术前后血糖,α和β细胞分泌功能的观察发现,术前病人的C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胰升血糖素高于正常,尽管使用了较大量的胰岛,血糖仍然较高,术后第1天开始C肽分泌明显增加,几乎超过正常,胰升血糖素分泌较术前几乎减少一半,30天后降到正常;术后第7天血糖降到正常,第20天停用胰岛素,240天内血糖仍然在正常范围,术后180天时检测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均正常,结论:胰肾联合移植即能改善1型糖尿病肾病病人的肾功能,又能通过提高胰腺β细胞的分泌功能,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晚期肾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功能康复效果。方法 对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组要求分为两组,研究组48人为住院期间参加职业治疗,社会功能训练,出院后继续社区康复;对照组48人为普通病区住院没参加过职业治疗。评定工具为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区康复量表(ADL)。结果 经过职业治疗病人回归社会区康复者其生活能力,社会技能、症状改善较没参加过职业治疗明显改善。PANSS、IPROS及ADL量表总分比社会康复前明显下降(P〈0.01)逐步回归分析ADL评分与IPROS、PSNSS总分呈线性关系(P〈0.05)。结论 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明显作用,提高患者社区康复兴趣,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证实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中存在HBV的基础上,研究树突状细胞中存在HBcAg与肝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CD54)等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肝组织病理改变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者树突状细胞的CD40、CD86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中HBcAg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肝组织病理改变中,阴性组的汇管区炎细胞浸润、肝组织炎症总积分均显著高于阳性组(P〈0.05)。结论 乙肝病毒可能对外周血DC表达CD80、CD86、CD40等功能性共刺激分子有明显影响,而与DC内HBV的存在与否无明显关系;DC内HBcAg存在者肝组织炎症程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