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8篇
  免费   906篇
  国内免费   507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213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593篇
口腔科学   151篇
临床医学   1122篇
内科学   854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187篇
特种医学   351篇
外科学   877篇
综合类   257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136篇
眼科学   75篇
药学   1130篇
  9篇
中国医学   1237篇
肿瘤学   38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593篇
  2012年   870篇
  2011年   933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814篇
  2007年   741篇
  2006年   625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者论坛·在动物实验中解决临床难题···························,·······································································……顾玉东(3)基因〕:程  相似文献   
2.
猝死(sudden death)是一种突然、意外的自然死亡.死亡的原因十分复杂,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发生在24 h之内突然、意外死亡才能定为猝死.猝死若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称为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它是猝死的第一大原因,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30万病例[1].虽然冠心病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但是非心肌缺血病例在解剖时经常会遇到.其中心律异常所致突然死亡占猝死的5%,这类疾病并没有发现心脏的结构异常,主要有长QT综合征(long QTsyndrome,LQTs)、心室预激惹和自发性心室纤维震颤(idiopath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IVP)或Brugadasyndrome及近年来报道的短QT综合征(short QTsyndrome,SQTs)等[2].另外,常见的心肌功能紊乱引起的猝死是由于心室肌肥厚、心舒张功能异常的心肌肥厚症(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导致心律不齐性右心室发育异常(arrhythmogenic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ARVD).本文主要就引起QT综合征患者猝死的最新分子医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联合菌苗防治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动物体内实验 ,动物为封闭群KM小鼠 ,菌株为 2 6 0 0 3- 2 1、4 482 4 - 3及 932 0 1- 3,瘤种为S180 。所有实验小鼠接种S180 后 ,按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成 5组 ,即三个不同的单价菌苗组、一个联合菌苗组及一个对照组 ,同期观察联合菌苗对S180 增长的影响。结果 :三个不同的单价菌苗组及联合菌苗组的平均瘤重均比对照组低 ,联合菌苗组的平均瘤重比单价菌苗组的更低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0 .0 1~ 0 .0 0 1) ;三个不同单价菌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 5 0 .6 %、4 8.3%、4 5 .5 % ,联合菌苗组抑瘤率为 75 .0 %。结论 :实验所选用的菌苗能抑制S180 的增长 ,联合菌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48例易性癖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易性癖患变性手术的心理状态。方法:对48例易性癖患行变性手术前后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有效的心理护理能进一步改善变性手术患的心理状态,促进易性癖患心理康复。结论:针对易性癖这一特殊群体,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不良心理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组织工程学技术,体外初步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关节软骨。方法制备三维多孔软骨支架材料CPP/PLLA,体外诱导兔MSCs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表达,将诱导细胞与软骨支架材料CPP/PLLA复合,体外培养构建人工关节软骨,1周后终止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组织工程化人工软骨的微观结构;同时将构建人工软骨移植于兔大腿皮下,3周后处死动物,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该复合材料CPP/PLLA为高孔隙率的网状、连通、微孔结构,微孔分布均匀,孔径大小为300~400Ⅳn之间;兔MSCs经体外软骨表型定向诱导后,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诱导后的MSCs可在支架材料内良好贴附生长,细胞被分泌的胶原基质包裹;从体内获取的培养物组织切片观察可见大量的软骨细胞生成,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结论经软骨起源诱导后的MSCs与CPP/PLLA复合培养可以构建自体软骨移植的替代物,为应用软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和功能重建提供一种新材料,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piRNA(Piwi—interacting RNA)是2006年发现的一种新的小RNA,长度约24到30个核苷酸,其作用与Dicer酶无关.与Piwi蛋白家族成员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目前研究piRNA的功能都基本限定在生殖细胞中,近来研究表明piRNA对于生殖细胞功能的很多环节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生殖支持细胞的影响的研究也有了进展。本文就piRNA在生殖系统中的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电针、针灸拔罐,治疗肩周炎.方法:根据病症选穴,用电针后再带针拔罐法治疗,10天为1疗程.结果:痊愈57例(占73%),显效18例(占23%),无效3例(占4%),总有效率%%.结论:电针结合针罐治疗肩周炎能够迅速减轻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童华生  张亚历  姜泊 《医学争鸣》2005,26(7):610-612
目的:建立侧向发育型肿瘤细胞(LST)株双向电泳技术.方法:提取LST细胞株总蛋白质,采用不同pH范围IPG胶条进行LST细胞株总蛋白质双向电泳,并对实验步骤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优化.结果:获得了较为清晰的LST细胞株双向电泳图谱,采用pH 3~10线性IPG胶条分离出1356±43个蛋白质斑点;pH 4~7 IPG胶条两种上样量(250μg和150μg)分别分离出了1285±51和989个蛋白质斑点.结论:通过相关条件的调整优化,成功建立了双向电泳技术,为研究LST特殊性生物学行为相关蛋白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三种实验性IgA肾病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理想的IgA肾病(IgAN)动物模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葡聚糖G200、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和金葡菌的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诱导小鼠IgA肾病模型。用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方法对3组IgAN模型小鼠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1)葡聚糖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部分肾小球大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肝和脾可见弥漫性的粉染物质沉积;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少量低电子密度的致密沉积物,肝和脾可见淀粉丝样物质沉积。(2)大肠杆菌外膜蛋白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肾小球有少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多,间质炎细胞浸润明显;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无电子致密沉积物。(3)金葡菌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多数肾小球均可见大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伴系膜基质轻度增生;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和基底膜的内皮细胞下可见高电子密度的致密沉积物。结论金葡菌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组诱导的IgAN模型从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与人IgAN极其相似,是3种IgAN模型中最理想的IgAN模型。  相似文献   
10.
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手术方法,总结其主要优点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2004年5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16例颈椎管哑铃形肿瘤,其中5例肿瘤最大径超过5cm。5例巨大肿瘤中4例位于上颈段,采用侧方改良的极外侧入路(后外侧肌间入路), 1例外院手术复发的巨大肿瘤位于中颈段,采用分次后正中和前路联合切除并行后方和前方内固定加前方植骨融合;1例肿瘤椎管外部分向前方生长,采用颈前入路切除后行前方植骨融合加内固定,其余10例采用后正中入路,其中1例超过中线的肿瘤采用全椎板切除加椎管成形,7例半椎板切除, 1例复发肿瘤原路切除,1例未切除椎板切除肿瘤。结果手术全切肿瘤14例,次全切2例。所有病例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2例巨大肿瘤患者术后出现低氧血症,重新气管插管后逐渐恢复, 1例巨大肿瘤患者术后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经穿刺置管引流数日后恢复正常。其中12例随访9-18个月,无一例复发或出现脊柱不稳定的情况。结论对于颈椎管哑铃形肿瘤,应尽可能采用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减少棘突、韧带、椎板以及小关节的破坏,减小创伤和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预防脊柱后凸和侧凸畸形的发生。极外侧入路适用于微创切除体积较大的高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较小的肿瘤可以采用后正中入路半椎板开窗手术,对骨质破坏严重者需在切除肿瘤后行内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