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8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 1 女 ,49岁。发现左侧乳房包块 1年 ,右侧乳房包块伴溃烂 3个月。查体 :双侧乳房不对称 ,乳头凹陷 ,无桔皮征。左、右侧乳头后方分别触及一约 3 .0cm× 4.0cm、2 .0cm×2 .5cm大小包块 ,质硬 ,无触痛 ,表面不光滑 ,边界不清楚 ,活动度差。双侧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MRI检查 :左侧乳头后方见一约 2 .1cm× 3 .0cm× 3 .8cm大小、形态不规则肿块影 ,边界不清楚 ;右侧乳头后方见一约2 .5cm× 3 .0cm× 3 .0cm大小、形态不规则肿块影 ,边界不清楚 ,有毛刺。双侧病灶与胸大肌筋膜分界不清楚 ,呈长T1长T2 信号 ,脂…  相似文献   
2.
右上颌窦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右面颊部肿胀半个月,经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效果。无涕血史。院外X线片报告“双侧上颌窦炎”。查:右中鼻甲肿胀、充血,无血性分泌物。鼻中隔轻度左偏,后鼻孔及鼻咽部未见新生物。上牙齿、硬腭未见异常。CT平扫示右上颌窦充满软组织块影,密度不均匀。向内侵及同侧鼻腔,鼻中隔向左偏曲,向上侵及同侧眶底部及同侧筛窦,右上颌窦内侧壁、前壁及后壁骨质破坏,吸收,窦腔轻度扩大(图1)。CT拟诊为右侧上颌窦新生物,累及同侧鼻腔,颞下窝、双侧筛窦。手术及病理诊断为右侧上颌窦非霍奇金氏淋巴瘤。2讨…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造影是诊断支气管疾病和肺部某些疾病的传统检查方法,但由 于缺乏一种较为理想的造影剂,目前这种检查方法有减少的趋势。   我院1988年研制成功了泛影葡胺胶浆支气管造影剂[1],克服了常用造影剂碘化油 、钡胶浆和有机碘水剂等的缺点,经支气管造影500例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1 材料和方法 1.1 1988年10月~1995年5月,用泛影葡胺胶浆作支气管造影500例,男34 6例,女154例,年龄5~71岁,平均42岁。双侧造影415例,单侧85例。造影剂用量:单位侧 10~15ml,双侧20~30m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MRI特征。方法报告1例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该例淋巴细胞性垂体炎MRI表现为鞍区占位性肿块,境界清楚,边缘较光整,大小约2.3cm×2.1cm,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垂体后叶短T,高信号消失。增强扫描呈显著均匀一致强化,可见3条脑膜尾征分别向前、后下及乳头体方向延伸。肿块突破鞍隔,长入鞍上池,视交叉明显受压上抬。全麻后行右侧翼点入路鞍区肿块切除术。结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在诊断盆底、直肠疾病中的作用Roleofdefecographycombinedwithpelvicographyinthediagnosisofdiseasesofpelvicfloorandrectum张连阳张胜本(第三军医大...  相似文献   
6.
陈留斌  严景恩  龚水根  渝丽 《重庆医学》2003,32(8):1024-1024,1027
目的 探讨乳头状瘤X线平片、导管造影的X线表现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乳房X线平片,导管造影表现及病理改变;并根据病变大小、形态,病变处导管形态及二者的关系,在导管造影片上进行X线分型且与病理改变进行对比。结果 56例均有单个乳孔溢液,血性37例,乳晕区触及肿块7例。乳房X线平片示乳晕下区肿块7例。导管造影:56例均示导管内充盈缺损,其中ll例并导管扩张。管内型39例,囊内型12例,实体型5例。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一致。结论 乳管内乳头状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单个乳孔溢液,乳腺X线平片征象少;导管造影特点是管内充盈缺损,对乳头状瘤具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7.
浅谈影像诊断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学影像学教学以图片示教为主要内容 ,理论上更适合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医学影像学教学已经成为影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趋势。我科影像诊断学教研室自身也具备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设备 :硬件包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一台 32bit彩色扫描仪 (附透射板 ,可扫描胶片 )和一台数码照相机 ;软件上 ,所有的多媒体素材来自授课教师的备课教案和与之相应的医学影像 ,多媒体课件的编制平台是中文版Windows 98,编制工具采用电子幻灯软件Powerpoint 97,图像的采集和处理软件为PhotoShop 5 .0。目前课件制作方法和形式很多 ,但我们认为应…  相似文献   
8.
正男性,41岁,因"左侧腰腹部疼痛半年,加重2天"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部、腹部胀痛,无放射性痛,无畏寒发热,抗炎治疗后无明显缓解。查体腹部平软,未扪及包块,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左肾区有叩击痛,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1.1 CT表现腹部CT平扫显示腹主动脉与左肾之间可见一类圆形肿块,大小约3.1×3.6×4.2cm,密度不均匀,密度稍低呈软组织密度,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与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与C erbB 2癌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对 78例乳腺癌和 42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术前行乳腺MR扫描 ,分析乳腺癌的MRI形态学表现。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细胞C erbB 2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与相应病灶MRI表现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MRI多表现为边缘形态不规则或毛刺状边缘、边界模糊、瘤内有坏死。乳腺癌内部坏死与癌细胞C erbB 2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0 .2 7,P <0 .0 5 ) ;而边界模糊、毛刺状边缘与癌细胞C erbB 2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性 (r =0 .11,r=-0 .13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C erbB 2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癌的MRI表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IDC)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 (ER)水平之间的关系 ,评价根据IDC钼靶X线征象预测ER表达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181例经乳腺钼靶X线摄影、手术病理证实的IDC ,术后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ER表达情况 ,将IDC钼靶X线表现中的恶性钙化、毛刺征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得的ER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81例IDC中 ,肿块伴毛刺者 85例 ,有钙化者 74例 ;ER阳性者 99例 ,毛刺组ER阳性率与无毛刺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毛刺组中ER阳性表达更多见于较小癌灶 ;无钙化组ER阳性率较钙化组略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DC中毛刺征与ER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 ,应用钼靶X线征象反映IDC的ER表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