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着鞋类型(裸足、普通鞋、极简鞋)与步行速度(快步走、常速行走)对膝关节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为科学健身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Kis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10名男性在裸足、穿着不同鞋常速行走与快步走时下肢运动生物力学指标。采用双因素(2种行走方式×3种着鞋类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于快步走,常速行走时足底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向外偏移较大,额状面膝关节力臂、膝关节内收外力矩和第1峰值负载率均较小,但额状面膝关节冲量矩较大;相对于穿着普通跑鞋,裸足或穿着极简鞋时,步幅变小,COP向外偏移较大,额状面膝关节力臂、膝关节内收外力矩、第1峰值负载率和额状面膝关节冲量矩较小。结论为降低额状面膝关节冲量矩以及峰值负载率,建议着极简鞋采用小步幅进行快步走锻炼。  相似文献   
2.
3.
衰老常伴随认知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渐进性下降,对老年人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步态障碍可能是早期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外在表现,有助于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并对阿尔茨海默病等失智症具有预测作用[1];同时,认知障碍也会对步态控制产生不利影响,与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有关[2].因此,老年人的认知障碍和跌倒可能不是两个独立的问...  相似文献   
4.
2401例剖宫产的产后出血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 h内产妇失血量超过500 ml,其发生率约为2%~3%,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剖宫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呼吁降低剖宫产率在学术界已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5.
跑跳过程中下肢所承受的反复冲击力可以对人体肌骨骼系统造成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冲击力就是造成运动损伤的根本原因。近期的研究显示,冲击力的频率(10~20 Hz)与人体软组织固有频率(5~65 Hz)的重叠而引起的共振是导致软组织损伤的另一重要因素。本文从冲击力的力学特点着手,探讨了人体对于该冲击在运动学、软组织振动以及肌肉活化方面的反馈,并结合有关"肌肉调谐"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冲击力与运动损伤之间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关系,为更全面地认识冲击力、了解软组织功能、理解运动损伤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差错的原因,说明加强护理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5月110例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轻护士发生护理差错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年资高的护士,差错以查对类比例最高,主要原因是护士责任心不强和护理管理存在缺陷所造成。结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对差错事故的处理程序,能极大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步态表现与额顶网络(FPN)及默认网络(DN)的活动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究靶向性调控FPN和DN的多焦点经颅直流电刺激(multifocal-tDCS)对健康成年人双任务步态表现的影响。 方法:选取40例健康成年人,随机分成多焦点tDCS组(20.70±2.45岁)和Sham组(21.55±2.03岁),每组20例。多焦点tDCS将8个电极放置于FPN和DN的关键大脑皮质,兴奋FPN同时抑制DN,总刺激强度小于4mA,时间为20min。Sham使用与多焦点tDCS相同的刺激时间、电流强度和电流加速过程,前30s内将电流升至2mA,然后在后30s内立即降至0(Sham仅提供了1min电流输入)。在电刺激前和刺激后即刻进行常速、快速和双任务步态测试,采集步态的基本时空参数(步幅、步速、步宽、步幅时间)和步态变异性指标,并据此计算双任务消耗(dual-task costs,即双任务表现相对于单任务表现的多余消耗)。采用重复测量双因素(刺激方案×刺激前后)方差分析评估多焦点tDCS对步态各项指标的影响。 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了本次试验,少数受试者在刺激后报告了轻微针刺感和皮肤发痒,无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推测刺激类型总体正确率为48.00%,盲效良好。方差分析发现,双任务步态条件下的步宽变异性具有显著的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P<0.05)。具体而言,双任务步态条件下,多焦点tDCS组干预后步宽时间变异性下降了12.32%,Sham组干预后步宽时间变异性上升了22.57%。其他步态参数未观察到显著的交互作用。 结论:基于脑网络的多焦点tDCS对健康成年人的复杂步态控制能力具有一定调控作用,特别是双任务条件下的步态变异性。未来可以考虑将刺激方案应用到老年人,尤其是步态或认知障碍老年人群,以期更有效地帮助老年人提高复杂步态控制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