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明敏  邢枫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9):1665-1668
目的:探讨异体巩膜移植联合任意皮瓣成形术治疗中重度眼睑深层和全层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20-06于我院行异体巩膜移植联合任意皮瓣成形术治疗的中重度眼睑深层和全层缺损患者103例103眼。术后随访1~6mo,观察异体巩膜吸收融合状态、皮瓣成活状态、眼睑形态、眼睑开合功能、眼睑瘢痕等情况,评估手术疗效。

结果:术后随访期间,异体巩膜逐渐被受体组织代替,所有患者眼睑内层异体巩膜均为结膜细胞覆盖,眼睑外层异体巩膜与皮肤黏连紧密,无明显排异反应,皮瓣成活良好,眼睑形态良好,闭合自然,瘢痕不明显。

结论:异体巩膜移植联合任意皮瓣成形术治疗中重度眼睑深层和全层缺损疗效确切,能够达到外观与功能兼具,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味中药苦参对大鼠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方法以卵蛋白为变应原致敏大鼠,制备抗卵蛋白的抗血清(含IgE)。采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法,将抗血清注射到正常动物皮内,建立Ⅰ型变态反应的实验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模型组(NS)、苦参高剂量(2.8×103 g/L)组、苦参低剂量(1.4×103 g/L)组、脱敏组方(2.8×103 g/L)组及酮替酚(0.4g/L)组,分别灌胃给药,然后以卵蛋白及伊文思蓝染料进行抗原攻击,测量蓝斑直径,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量致敏部位染料的渗出量。以抗卵蛋白血清被动致敏的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为观察对象,从形态学角度观察苦参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结果给予高、低剂量的苦参均可抑制大鼠同种PCA,明显减少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高剂量苦参对致敏局部皮肤染料渗出和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低剂量苦参(F=370.254、56.326,q=10.737、5.569,P0.05);高剂量苦参的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与酮替酚相似(q=2.820、1.313,P0.05),但次于脱敏组方(q=3.755、2.671,P0.05)。结论单味中药苦参具有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苦参的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次于中药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内眼手术后结膜下注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眼表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均为单眼)内眼手术后患者分为A、B2组,A组结膜下注射10 mg去甲万古霉素(n=33),B组结膜下注射20 mg去甲万古霉素(n=31),比较观察2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1周的眼表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2组均出现结膜水肿及结膜下出血.结膜水肿高度分级:A组1级24例,2级8例,3级1例;B组1级14例,2级13例,3级4例,A组好于B组(P<0.05).结膜水肿面积:A组(74.58±20.050) mm2,B组(89.42±16.998)mm2(P<0.05).结膜下出血面积:A组(75.97±16.423)mm2,B组(87.32±13.828)mm2(P<0.05).B组有15例结膜下残留药物颗粒.术后1周,2组结膜水肿消失,结膜下出血明显减轻,B组结膜下颗粒状药物完全吸收,未见角膜水肿、混浊,结膜坏死及结膜瘢痕.结论 去甲万古霉素用于结膜下注射是安全的,10mg剂量的眼表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8岁.因左眼视物模糊1个月,加重1周于2010年5月18日来我院就诊并收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6,不能矫正.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8岁.因左眼视物模糊1个月,加重1周于2010年5月18日来我院就诊并收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6,不能矫正.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对肥大细胞的作用。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诱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炎性递质的影响。 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和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收集培养第3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获取干细胞分泌因子。分离培养大鼠腹腔肥大细胞,分别以大鼠抗卵蛋白血清特异性被动致敏腹腔肥大细胞和用Compound48/80非特异性致敏肥大细胞。 结果与结论:干细胞因子、酮替芬均能抑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诱发肥大细胞脱颗粒和释放类胰蛋白酶,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干细胞因子抑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诱发肥大细胞脱颗粒和释放类胰蛋白酶的效果均不如酮替芬组(P < 0.05)。结果表明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稳定肥大细胞膜,减轻其脱颗粒、释放炎症递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曲安奈德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及中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性黄斑水肿的疗效,为CRVO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1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患者30例;详细记录患者病史、眼科常规检查、OCT、FFA的结果;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加用桃红四物汤合四苓散治疗黄斑水肿;观察时间6个月,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和OCT检查,并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μm)分别为572±169、391±152、328±163、271±166、269±159(x±s);视力Log MAR值分别为1.27±0.93、0.96±0.65、0.84±0.61、0.74±0.56、0.68±0.49(x±s);眼压(mmHg)分别为17.12±3.52、17.58±4.93、16.97±4.41、16.33±2.88(x±s)。结论 (1)联合治疗能降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导致的黄斑水肿,治疗3个月该效果达到顶峰,之后趋于稳定;(2)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3)治疗后1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降低能显著提升视力。  相似文献   
8.
奥美定材料注射隆乳术,因其危害性和远期效果不确定性,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一旦出现并发症,因立即手术取出。本文总结169例胸部奥美定材料取出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要点,术前的心理指导、检查、手术物品的准备,术中熟练配合、密切病情观察,术后精细的护理、病情随访、心理疏导给患者的心理及精神上带来极大的帮助,也是手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疣体埋植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疣体埋植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扁平疣;对照组42例仅给予咪喹莫特乳膏外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疣体埋植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扁平疣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法根据《组织学与胚胎学》本科教学的内容,结合临床过敏性皮肤病,设计肥大细胞与过敏反应实验。随机选择部分同学参加实验,总结分析实验方法和结果,收集对创新实验反馈意见,评价创新实验的效果。结果学生通过参与肥大细胞的分离提取、致敏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以及抗过敏药物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影响的全部实验过程,对教材中相关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对教材中涉及的研究方法有了感性认识。创新性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结论创新性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教学相长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