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舌压对术后获得性吞咽障碍的预测价值。 方法 纳入心脏外科手术患者38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资料,采用吞咽舌肌评估训练仪测量其术前最大舌压,并评估术前术后的吞咽功能。采用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患者术后获得性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以术后4 h吞咽障碍发生为金标准,绘制术前最大舌压预测心脏术后获得性吞咽障碍的ROC曲线。 结果 共32例患者发生术后获得性吞咽障碍,发生率为8.3%。在控制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资料后,术前最大舌压是心脏术后获得性吞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38,95%CI:0.881~0.999)。最大舌压预测心脏术后获得性吞咽障碍发生的曲线下面积0.722(95%CI:0.630~0.814),最佳临界值43.13 kPa,敏感性71.9%,特异性65.1%。 结论 心外科患者术前最大舌压对术后获得性吞咽障碍的发生有良好预测价值。术前最大舌压越大,术后获得性吞咽障碍发生越少,当术前患者最大舌压低于43.13 kPa时,应高度关注患者术后是否有吞咽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床上康复训练脚踏车的使用对心脏瓣膜手术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科室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的术后患者开始推行床上康复训练脚踏车的使用。以参与该项目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时期未参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这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血浆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和焦虑抑郁评分等预后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同时血浆脑钠肽和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术后早期床上运动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延长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能够促进术后患者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3.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形势严峻,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为了降低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病死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一线抗疫护理专家对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并结合有关文件规定和规范,制定本护理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容量反应性的心脏手术后患者术后早期液体入量与容量超负荷发生的关系并确定合理液体入量。方法 于2020年10月—2021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选择519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容量有反应组260例,容量无反应组259例),术后连续3 d记录患者的出入量,计算患者日均液体入量体质量比、日均液体累积比,同时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容量超负荷。采用平滑曲线拟合和分段回归模型进行阈值效应分析,得出合理液体入量阈值。结果 日均液体累积比和日均入量体重比分别适用于容量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的心脏术后患者容量超负荷预测;在容量有反应组,当日均液体累积比处于1.7%~2.5%时,该指标与容量超负荷呈线性增长关系(OR=9.6),而在以上范围之外,其与容量超负荷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容量无反应组,当日均入量体重比≥2.5%时,该指标与容量超负荷呈线性增长关系(OR=7.8),否则,其与容量超负荷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术后早期应先对患者进行容量反应性判断以指导液体摄入。对于容量有反应的患者,应保证其液体累积百分比<1.7%,对于容量无反应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背景: 心脏康复是一项包含患者心脏手术后运动训练及健康行为咨询的多学科方案。一个典型的心脏康复过程包括在医院和临床康复中心的36个阶段约60-90天。 心脏康复作为一种监督下锻炼治疗,被推荐给经历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脏瓣膜手术(HVS),稳定的慢性心衰,心脏移植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 方法: 为了评估6分钟步行试验干预在单独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中的结果,总共研究了40名病人;其中20名病人(平均年龄:49.05±3.728,平均数±标准差)被施加以术后床旁干预措施和6分钟步行试验;其余20名病人(平均年龄:44±4.742,平均数±标准差)未施加干预措施。 在我们机构的研究中,我们选择一直符合条件的拟行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手术的病人,进行心脏康复。病人被给予心理教育咨询以及单独的健康基础问卷(简化版)评估。用脉搏测氧仪检测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试验的距离来评估心脏康复的效果。 结果: 对术后结果进行成组t检验分析,证实结果与干预间有显著相关性 A.3分钟的监督下积极干预措施可提升单纯瓣膜手术后病人出院前长距离步行后动脉血氧饱和度(97.4 ± 0.6704, mean, ± SD,平均数±标准差, P<0.0302) B.术后接受干预的心率即试验组(93 ± 3.857, mean± SD,平均数±标准差,P<0.0167)较对照组(106.1 ± 3.505,平均数±标准差)更接近基线值。有文献预测心率恢复至基线可作为在心脏康复中评价锻炼耐受度和身体胜利状况的重要指标。 总结: 即使少量的早期床旁安全锻炼如医院床旁监督下蹬车,可以提升外周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生理健康状况(心率回归至基线),以及提高单纯瓣膜术后患者出院前步行距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订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规范。方法 成立规范构建小组,通过国内外文献检索、两轮专家会议、小组讨论后形成本规范。结果 本规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包括集束化护理、DCM相关治疗的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出院管理计划。结论 本规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临床DCM患者的规范化护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