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的法律意识以及现代护理模式的不断更新,对产科医护质量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同时对助产士的全面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助产教育、培训和注册系统,大多助产士毕业于护理教育.产房的工作的特点是:风险大、节奏快、应急性高等.因此,需要助产士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判断意识,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由于低年资的助产士工作年限比较短,又缺乏理论知识和助产经验,与此同时,还欠缺应急能力和急救技能.如何提升助产士知识,改善人员各项助产认识,提升人员助产工作效益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自己科室的临床特点,制定本科室低年资助产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以及考核方法.使低年资助产士在入科独立上岗后适应产房的工作强度,成为合格的助产士,并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QCC在提高产时阴道出血量估计的准确性中的应用 方法 在开展品管圈前,对产房产后二小时阴道出血估计准确性进行基线调查,确定选题,并成立产房QCC小组成员及分工 对活动前影响产后二小时阴道出血估计准确率的因素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原因,针对原因制定产后二小时阴道出血估计的标准SOP,监督落实,收集干预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产后二小时阴道出血估计的准确性 结论 QCC活动提高了产后二小时阴道出血估计的准确性,规范了产后二小时阴道出血估计流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减轻产妇分娩疼痛指数的效果。方法: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找出引发产妇整个产程及分娩期疼痛的原因,针对主要要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比较活动前后两组产妇三个产程的疼痛指数。结果: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圈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品管圈的认识、质量手法的运用均有了很大的提升。结论: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孕妇的整个分娩期疼痛指数,促进了自然分娩 增加了产妇及家属的舒适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在水中分娩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6月在本院进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7例。观察组实施水中自由体位分娩,对照组实施常规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包括会阴撕裂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产妇疼痛程度、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会阴Ⅱ°撕裂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中分娩结合自由体位的实施对促进自然分娩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同时能降低产妇疼痛程度,可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及延迟结扎脐带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足月新生儿200例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研究组在新生儿出生后一分钟内即与母亲进行皮肤早接触,待脐带搏动消失后再行断脐;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即予断脐、30分钟后抱至母亲身边进行早期接触,对两组新生儿的首次吸吮时间、新生儿的体温及后期新生儿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进行统计评价。结果 研究组首次吸吮时间及首次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1分钟、30分钟及2小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以让新生儿的首次吸吮时间显著提前,能使新生儿的体温迅速达到正常水平,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