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鼻腔嗅粘膜嗅鞘细胞的原代培养和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人鼻腔嗅粘膜嗅鞘细胞(OECS)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 利用鼻窦镜选取上鼻甲嗅区粘膜,原代培养嗅鞘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成功培养出人鼻腔嗅粘膜OECs,为扁平的双极、多极形态,对P75、GFAP呈阳性反应,纯度在50%左右。结论 人鼻腔嗅粘膜培养OECs的方法实用可行,但须在取材部位和纯化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电刺激作为治疗骨折和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有效手段之一,临床研究和使用较多.目前,随着物理、电子工程学科发展,电、磁技术在骨科治疗方面的研究将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截止至2018年7月PubMed,Wed of Science CBM,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位研究员分别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5篇RCTs纳入本研究,共1247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试验组628例,对照组619例)。试验组: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对照组:玻璃酸钠/温针灸/其他治疗。Meta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总有效率比玻璃酸钠组、温针灸组、其他组分别高15%、20%及2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5,95%CI:1.10~1.21,P<0.00001;RR=1.20,95%CI:1.05~1.36,P=0.005;RR=1.36,95%CI:1.11~1.66,P=0.003)。试验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改善视觉模拟(VAS)评分优于玻璃酸钠组、温针灸组及其他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6,95%CI:-1.84~-1.08,P=0.009;MD=-4.73,95%CI:-6.46~-3.01,P<0.00001;MD=-1.83,95%CI:-2.39~-1.28,P<0.00001);试验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改善WOMAC评分优于温针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7.11,95%CI:-49.36~-24.85,P<0.00001)。试验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改善膝关节(LKSS)评分优于玻璃酸钠组及温针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9.14,95%CI:20.87~57.42,P<0.0001;MD=41.05,95%CI:27.77~54.33,P<0.00001)。结论: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一用药及其他组,不过本研究纳入文献的质量及数量有限,故仍需更多长时间随访且高质量的RCTs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硒对体外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直接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培养法观察微量元素硒对神经细胞形态学及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的影响。结果 中低浓度的硒能增加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最长突起长度和细胞平均直径;硒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表达NSE蛋白;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NGF的表达减弱,与对照组比较,硒能促进神经细胞NGF的表达。结论 硒可能是通过促进、增强NSE、NGF蛋白的表达,进而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与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侧小切口和"L"型切口取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分别采取外侧小切口与"L"型切口治疗的48例跟骨骨折术后行钢板内固定取出的患者,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小切口组甲级愈合率为95.83%,切口愈合时间为(12.87±1.596)d,未出现切口并发症;"L"型切口组甲级愈合率为79.17%,切口愈合时间为(16.45±2.963)d,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小切口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L"型切口组(P0.05)。结论:外侧小切口在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内固定物取出中效果显著,创伤小、切口愈合快,术后切口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表明嗅鞘细胞所分泌的细胞黏附分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具有保护脊髓神经元和促进脊髓轴突再生的效应。 目的:比较嗅球及嗅黏膜固有层来源的嗅鞘细胞异体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能力。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6在西电集团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随机选取雄性3月龄及23月龄SD大鼠各6只,分为实验组(23月龄)和对照组(3月龄),用于嗅鞘细胞的体外培养和纯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乳鼠嗅球嗅鞘细胞移植组、正常嗅黏膜嗅鞘细胞移植组、对照组,每组10只。 方法:30只SD大鼠制造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将体外培养的乳鼠和SD大鼠嗅鞘细胞进行脊髓损伤模型的异体移植,对照组不做移植。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8周,进行BBB神经功能评分,诱发电位,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实验过程中大鼠死亡7只,各组死亡率大致相同。移植后第4,8周时,乳鼠嗅鞘细胞移植组、正常嗅黏膜嗅鞘细胞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01);嗅鞘细胞移植2组评分8周高于4周(P < 0.01)。术后4周,各组动物均未引出运动诱发电位,移植后8周时,2组嗅鞘细胞移植组动物均可引出运动诱发电位,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空白对照组动物仍未引出运动诱发电位(P < 0.001)。移植后8周,2组嗅鞘细胞移植组脊髓损伤区有较多细胞浸润,对照组细胞数目较少。 结论:来源于嗅球与嗅黏膜的嗅鞘细胞对脊髓损伤修复均有促进作用,且两者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髓腔内电刺激与生物活性人工骨对兔桡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36只兔桡骨节段性骨/骨膜缺损模型随机分为三组,A组:去抗原牛松质骨(DBX)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复合物植入缺损区,应用低压直流电刺激,B组:单纯BMP/DBX复合物植入,C组:单纯DBX植入。分别于2、5、9周取材,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含量、进行组织形态学及电镜观察。结果较B、C组:A组术后2周,ALP含量明显升高,成骨细胞增生、血管生成活跃,9周骨缺损已由新生骨桥接,有骨改建进行。骨超微结构正常。结论联合应用电刺激与BMP复合去抗原松质骨修复兔桡骨缺损,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断裂,在四肢骨折特别是股骨干骨折,比较常见。锁骨属上肢带骨,负重较四肢骨小得多,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更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骨肽加运动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骨密度的改善作用。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38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仅用骨肽治疗,运动组用骨肽并做有计划的运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1~4椎体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运动组治疗前骨密度为0.48±0.32g·cm^-2,对照组为0.46±0.25g·cm^-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运动组骨密度为0.53±0.19g·cm^-2;对照组为0.48±0.22g·cm^-2。运动组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加骨肽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密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硒对体外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直接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培养法观察微量元素硒对神经细胞形态学及其表达NSE、NGF蛋白的影响。结果 ①中低浓度的硒能增加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最长突起长度和细胞平均直径;②硒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表达NSE蛋白;③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NGF的表达减弱,与对照组比较,在培养的第5、6、7天,硒能促进神经细胞NGF的表达。结论 硒可能是通过促进、增强NSE、NGF蛋白的表达,进而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与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