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2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7例VD患者分成2组,2组均予相同常规治疗;但治疗组29例加口服石杉碱甲治疗(100μg,每天3次),连续12周,按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及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轻度、中度患者记忆、认知和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患者疗效较差。结论:石杉碱甲可有效改善VaD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降纤药巴曲酶治疗脑梗死患者时其纤维蛋白原(FIB)的动态变化。方法:超急性期前循环脑梗死患者100例被随机入组到巴曲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观察用药前及巴曲酶治疗后第3、5、7天血浆FIB定量、不良反应和第2、7、14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FIB无区别;治疗后第3、5、7天,巴曲酶组较对照组FIB下降明显(1.89±1.23vs3.72±1.05,1.49±0.92vs3.69±1.03,2.66±1.25vs3.90±1.26,P<0.0005)。两组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巴曲酶组颅外出血率较对照组高(22.0%vs6.0%,P=0.02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vs2.0%,P=1.0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巴曲酶降能低脑梗死患者血浆FIB,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卒中中心建设为平台,探索如何因地制宜构建急性卒中救治体系,观察卒中救治体系建设对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效能提高的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建立前(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救治的1 02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卒中中心建立后(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的1 7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性缺血性卒中绿色通道的管理绩效指标、临床治疗绩效指标、并发症预防的绩效指标、二级预防绩效指标、康复治疗绩效指标以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多学科合作建设卒中救治体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入院-静脉溶栓时间(DNT)由卒中救治体系建立前的120 min缩短至82 min,静脉溶栓比例、平均住院费用较体系建设前明显上升(P<0.0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脑卒中住院死亡率及去骨瓣减压术比例均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血管内治疗比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入院48 h内和出院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康复治疗比例、吞咽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正规速效胰岛素和基础治疗,对照组48例单纯予基础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4、21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治疗后1、3、7、14、21d血糖浓度。结果: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1d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具脑保护作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尿激肽原酶治疗部分前循环脑梗死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急性期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抗血小板、他汀药、调控血压、脑保护、康复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0.9%氯化钠100ml+0.15PNA单位HUK静脉滴注1h,1次/天,连用7d。治疗期间禁用ACEI药。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7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3个月明显依赖生存状态和死亡/残疾,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w后两组NIHSs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个月明显依赖生存率和死亡/残疾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无颅内外出血,治疗组除2例血压下降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人尿激肽原酶治疗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本文评价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治疗组意识障碍改善快,病残程度明显减低,病死率明显降低。对于一些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而出血量不大的患者作腰穿脑脊液置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以医德教育为先导,建立坚实的思想道德素质基础;不断完善医德考评制度,规范道德评价体系;以医德考评归档制度为手段,推动医院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探讨医德考评制度与医院管理年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医德考评制度以规范医院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研究背景目前有关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注射浓度的各项研究报道不尽相同,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亦差异较大,且很少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本研究拟评价两种不同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所医疗单位共80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随机以高浓度(50 U/ml)和低浓度(25 U/ml)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复发后采取高、低浓度交叉再注射,分析两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种Α型肉毒毒素浓度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均有效(P=0.000)。不同治疗顺序疗效及药物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高浓度组疗效持续时间更长(P=0.000);治疗后8天至3个月两组Cohen分级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3),治疗4、5个月时两组Cohen分级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治疗时间超过6个月时,两组Cohen分级下降值相近(P=0.515)。治疗期间高浓度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低浓度组(P=0.000),且持续时间更长(P=0.000);但两组总体不良反应程度轻微,不经特殊处理均可自愈,无一例出现药物过敏或全身性中毒反应。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安全有效,高浓度重复注射间隔时间更长,患者针刺疼痛感降低,经济负担减轻,但药物不良反应相对明显且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