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咳嗽是小儿常见、多发的肺系病证,本证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以冬春季居多.笔者从2002年1月-2004年1月,采用止咳散治疗小儿风热型咳嗽,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利巴韦林及普米克、可必特压缩吸入,对照组加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口服,观察组加清金化痰汤口服,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儿咳嗽、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出现呼吸衰竭或(和)心力衰竭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喘憋、咳嗽明显减轻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呼吸衰竭或(和)心力衰竭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明显减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风险预警护理制度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门诊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实施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预警护理的951例留置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实施常规护理的900例留置PICC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与拔管时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预警护理能显著降低PICC门诊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辨证为痰热壅肺型35例,用清金化痰汤加减;辨证为肺阴虚型31例,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并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对照组60例单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明显减轻咳嗽症状、肺部哕音消失及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在退热、减轻咳嗽、促进肺部哕音消失等方面疗效显著,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中西医对哮喘病机的认识,探讨其中医病机"宿痰伏肺"和"痰蕴状态"与儿童哮喘慢性气道炎症和特应性体质的关系,认为中西医发病机制有相通之处。临床应重视哮喘的"宿痰伏肺"和"痰蕴状态"这一病机,指导遣方用药,以提高哮喘的疗效,尤其是提高其远期疗效,从而为这一疑难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中西医对哮喘病机的认识,探讨其中医病机宿痰伏肺和痰蕴状态与儿童哮喘慢性气道炎症和特应性体质的关系,认为中西医发病机制有相通之处。临床应重视哮喘的宿痰伏肺和痰蕴状态这一病机,指导遣方用药,以提高哮喘的疗效,尤其是提高其远期疗效,从而为这一疑难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定喘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74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varianasthma ,CVA)是近年来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病 ,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 ,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咳嗽为主要症状 ,既往被称为过敏性咳嗽 ,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原因。笔者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7月用定喘汤加减治疗小儿CVA74例 ,取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共 74例 ,其中男 39例 ,女 35例 ;年龄2岁零 7个月~ 13岁 ;病程 1 5个月~ 2年零 8个月。1 2 咳嗽特点 常年反复咳嗽 4 9例 ,秋冬季咳嗽发作 18例。咳嗽发作时间以夜间和清晨咳重者 5 3例 ,夜间咳重者 13例 ,清晨咳重者 8例。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利巴韦林及普米克、可必特压缩吸入,对照组加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口服,观察组加清金化痰汤口服,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儿咳嗽、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出现呼吸衰竭或(和)心力衰竭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喘憋、咳嗽明显减轻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呼吸衰竭或(和)心力衰竭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明显减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