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分课堂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临床康复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康复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提供新的辅助教学方法。方法:2013级中医康复班学生43名为对照组,2014级中医康复班学生46名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方式授课,研究组采用对分课堂组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授课。结果:研究组临床康复学教学理论考试成绩、案例分析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分课堂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均满意度较高。结论:对分课堂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与建立。  相似文献   
2.
严重脑瘫儿童的功能障碍可长期存在甚至伴随终生,给患儿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影响。作业疗法可以改善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及认知能力,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为其适应生活学习,实现生活自理、自立提供条件。本文综述近年在脑瘫训练中常用的几种作业治疗形式,包括小组式、游戏式、音乐式及配合家庭训练式等,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介绍语义知识图谱和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特点及研究现状,分别阐述其在中医药领域应用情况,分析两类知识图谱区别及二者交互对促进中医药领域知识图谱技术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在中医学理论中的认识,介绍了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治疗、刺络拔罐疗法、灸法及中药外治法。认为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一定疗效,对于早期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证候要素与前交通动脉开放的关系.方法 采集36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含脑梗死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0例.采集5个时点证候要素,利用CT血管造影(CTA)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评估一级侧支循环,按前交通动脉是否开放分组,对预后以及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学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联合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分析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Gene Cards数据库查找作用靶点;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STRING数据库获得PPI网络图;最后利用David平台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各组大鼠代谢轮廓变化,借助Metabo Analyst数据库查询相关代谢通路。[结果]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共筛选出49个基于血清的代谢生物标志物(P<0.05),主要代谢途径为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乙醚脂质代谢、赖氨酸降解、花生四烯酸代谢,其中包含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脂肪酸及磷脂酰乙醇胺。[结论]针灸治疗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来改善脑血管微循环、促进血管生成、减少脂质沉积、减缓炎症反应等改善机体免疫。结合文献数据,认为针灸的治疗具有组分多、目标多、路径多的特点,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衡疗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为临床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瘫患儿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平衡疗法”和常规按摩干预。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评定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得分均明显增加(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GMFM评分提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与常规按摩干预相比平衡疗法对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值得从事小儿脑瘫康复训练的治疗师和特教老师们借鉴和参考,以更好地促进脑瘫患儿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预测老年人群活动受限的握力临界值,为预防老年人活动受限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汉沽区60岁以上老年人1311例,其中男性591例,女性720例。对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握力临界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握力临界值对于老年人群活动受限的预测价值。结果:老年男性活动受限患病率为13.4%,女性活动受限患病率为18.8%。ROC结果显示,老年男性握力临界值为32.5kg,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65(0.709,0.822),敏感度为69.70%,特异度为75.30%,女性握力临界值为18.2kg,AUC为0.704(0.655,0.752),敏感度为53.30%,特异度为78.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与高于握力临界值者相比,低于握力临界值的男性和女性活动受限发生风险OR值分别是2.584(1.299,5.180)和1.839(1.154,2.932)。结论:握力水平可...  相似文献   
9.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项不依赖大脑常规信息通路就可实现与外界环境交流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可在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一种直接的联系,使人不依赖正常的骨骼肌肉系统就可直接控制外部设备,这就为那些思维正常但有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近20年来BCI实现了从无到有、脑电信号从单一到混合等技术上的飞速发展,另外随着识别任务数目的增多、信息传输率及识别准确性的提高,BCI也逐渐走出了实验室,朝着实时、实用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基于EEG的单一模式和混合模式脑机接口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康复医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不同模式BCI的功能特点及其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以期促进BCI在康复应用中进一步发展,并提高目前康复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0.
阐述国内外便携式智能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应用现状及优缺点,分析国内外便携式智能监测设备之间区别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包括统一标准,规范数据采集;增加中医学健康监测指标;提升设备续航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