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采用正常人体单侧增高模拟下肢不等长,分析下肢不等长步态特征,研究下肢不等长对步态的影响,为下肢假肢穿戴者因下肢不等长引起的慢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单侧穿鞋增高人为制造下肢不等长,利用三维动态捕捉系统和地面反力采集设备采集受试者在正常步态和下肢不等长步态下的时空参数、地面反力和关节角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下肢不等长步态与正常步态在步长、步长时间和单侧支撑期存在显著差异。下肢不等长步态左右腿足跟着地期垂直方向地面反力均大于正常步态,髋、膝、踝角度存在明显变化。结论下肢不等长是造成行走步态异常的重要原因,可能是下肢假肢穿戴者产生腿部关节疾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按摩治疗是一种著名的替代医疗形式,可以通过力学手法作用于受损、僵硬或疼痛部位的肌肉和结缔组织以减轻患者痛苦,并促进组织康复~([1])。然而,临床上应用按摩治疗多依赖主观评估,缺少力学方面的定量研究和细胞水平的微观研究,制约了按摩治疗的发展与应用。本质上讲,按摩的治疗作用是一种力学刺激作用,研究按摩手法作用原理、阐明按摩刺激的作用机制以提高按摩治疗的临床疗效是当前按摩手法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2])。目前,力学刺激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3]),将按摩刺激引入将有助于从细胞力学层面理解按摩治疗的效应及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