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总结新型远端通路导引导管(Envoy DA)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技术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我中心2年内神经介入治疗中使用新型Envoy DA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nvoy DA导管是否顺利输送到目标位置,是否能够为后续血管内治疗提供满意支撑,评估手术即刻临床及影像结果及有无围手术期导引导管相关并发症,总结Envoy DA在神经介入治疗中应用的适应证。结果:50例患者共计使用50根Envoy DA,其中46例(92.0%)顺利到达治疗所需支撑位置;2例(4.0%)未达目标位置,支撑效果不理想,经反复操作技术调整后完成手术;2例(4.0%)支撑失败后撤出,更换长鞘配合中间导管支撑完成治疗。1例(2.0%)患者术中发生导引导管相关夹层伴导管口血栓形成,1例(2.0%)患者发生导引导管相关颈动脉海绵窦瘘,围手术期导管相关并发症率4.0%。所有目标病变最终成功完成目标病变手术,手术技术成功率100%。结论:使用新型Envoy DA进行神经介入治疗需合理选择病例、正确操作才可发挥其在适度径路迂曲病变提供足够支撑且操作简捷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正血泡样动脉瘤(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s,BBA)主要指一类位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非分叉部的动脉瘤,因在术野下呈"血泡"样外观而得名。BBA较为罕见,约占颅内动脉瘤的0.3%~1.7%,占破裂动脉瘤的6.6%~([1])。因BBA瘤壁菲薄,极易破裂出血,故一旦发现BBA就应及时治疗。目前除闭塞颈内动脉外,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式,术中及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分析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血泡样动脉瘤(BBA)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PubMed以及Embases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由3名评价员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并提取资料,使用RevMan5.3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4篇回顾性文献被纳入,包括115例120个BBA。Meta分析显示:完全闭塞率为69%,复发率为13%,再出血率为8%;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9%和11%;长期预后良好率为86 %。亚组分析显示,相对于重叠FD支架治疗BBA,单FD支架治疗具有更好的预后(P=0.02),但治愈率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FD治疗BBA是安全和有效的。单FD支架与重叠FD支架相比,具有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