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学业复原力及自我控制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解决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提高护理学生的学业复原力与自制力水平。 方法 采用学业复原力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通过网络调查和现场派发形式对广州市4所高校的286名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学业复原力得分为(47.65±8.45)分,自我控制总分为(58.33±9.68)分,两者呈正相关,工作或学习表现及抵制诱惑是学业复原力的影响因素(F=40.735,R2=0.224)。 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业复原力和自我控制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应针对具体因素提高学业复原力和自我控制水平,改善护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莱菔子热熨腹部腧穴对缓解无痛结肠镜检查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107例行无痛结肠镜检查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沙子组37例和莱菔子组3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沙子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沙子热熨腹部腧穴治疗,莱菔子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莱菔子热熨腹部腧穴治疗,观察3组患者腹胀完全缓解时间及干预前后腹胀程度、每分钟肠鸣音次数和腹围的变化情况,并评价3组的腹胀缓解疗效。【结果】(1)脱落情况:纳入研究的107例患者中,共脱落6例,常规组、沙子组和莱菔子组分别脱落3例、2例和1例,最终各有32、35、34例患者完成试验。(2)干预后1 h,莱菔子组患者腹胀程度低于沙子组和常规组(P0.05);干预后2 h,莱菔子组和沙子组腹胀程度均低于常规组(P0.05),且莱菔子组比沙子组作用更明显(P0.05)。(3)与干预前比较,3组患者干预后0.5 h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和腹围情况均无显著性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莱菔子组的腹胀完全缓解时间短于沙子组和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子组的腹胀完全缓解时间略短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后2 h,莱菔子组的腹胀缓解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也略高于沙子组的9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莱菔子热熨腹部腧穴能促进肠蠕动,有效缓解无痛结肠镜检查后腹胀症状,缩短腹胀完全缓解时间,提高检查后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耳穴压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DM)伴便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接诊且提供常规护理的30例老年DM伴便秘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护理的30例老年DM伴便秘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症候积分、血糖指标、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无痛结肠镜检查后患者腹胀完全缓解时间的影响因素,为护理工作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7-9月于广东省某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无痛结肠镜检查后伴有腹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的腹胀完全缓解时间均值为4.51 h,腹胀完全缓解时间4.51 h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共39例;腹胀完全缓解时间≤4.51 h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共57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饮食口味、体质指数(BMI)、临床表现、腹部手术史、肠道准备分级、数字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和胃肠道症状评分(GSRS)等。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腹胀完全缓解时间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胀完全缓解时间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以及在腹部手术史、肠道准备分级和数字疼痛评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饮食口味、BMI、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舒适度评分和GSRS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分钟肠鸣音次数(OR=0.176,P=0.038)是无痛结肠镜检查后腹胀完全缓解时间的保护因素。舒适度评分(OR=1.679,P=0.048)和GSRS评分(OR=1.508,P=0.021)是无痛结肠镜检查后腹胀完全缓解时间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对无痛结肠镜检查后患者的腹胀予以关注,尤其是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较低、舒适度评分和GSRS评分较高的患者,更应加强管理,缩短腹胀完全缓解时间,提高检查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6.
炎症性肠病属中医学“泄泻”“痢疾”“腹痛”“肠痈”等范畴,其由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素体虚弱等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常用的中医外治法有艾灸、中药灌肠、穴位贴敷、穴位埋线、针刺等,不但提升了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本文就中医外治法在炎症性肠病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文题释义: 肺康复:指对有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取的多学科综合干预措施,是慢性肺部疾病的一项非药物治疗措施,其目标是缓解症状和降低未来急性加重的发生风险。 远程康复:是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与大型医院的医疗技术相结合,提供远距离在线康复医疗信息和技术服务。 背景:由于行动不便,缺乏交通和旅行费用,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难以获得以中心为基础的肺康复服务,而远程康复技术使这些患者获得肺康复的机会。 目的:分析远程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 “远程”“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telerehabilitation”“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等为中、英文检索词,从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21篇RCT研究,共3 03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用力肺活量比值显著升高[MD=5.11,95%CI(4.05,6.17),Z=9.49,P < 0.000 01]和CAT评分明显降低[MD=-3.54,95%CI(-5.61,-1.46),Z=3.34,P=0.000 8],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6 min步行距离、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预计值%、mMRC评分和SGRQ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远程康复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肺康复方式,能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和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ORCID: 0000-0003-4506-8394(丁美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医学在线(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中医外治法为主要疗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 24 篇 RCT 文献,包含 1 908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OR = 4.07,95%CI = [3.09,5.36],P<0.05),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OR = -11.86,95%CI = [-15.49,-8.22],P<0.05),症状积分(OR = -2.56,95%CI = [-4.25,-0.87],P<0.05),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OR = 1.24,95%CI = [0.42,2.06],P<0.05),首次排便时间(OR = -4.23,95%CI = [-5.82,-2.64],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周排便次数(OR = 0.89,95%CI = [-1.75,3.52],P>0.05)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外治法治疗老年性便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症状积分,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并加快首次排便时间;但在改善老年便秘患者的周排便次数方面,尚不能证实其有效性。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颊车穴揉按与叩齿法对健康人唾液流率以及口腔湿润主观评分的影响,为临床口腔干燥症患者的中医护理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纳入135名符合标准受试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颊车穴揉按组、叩齿组以及空白组,每组45名。分别记录受试者揉按穴位后、叩齿后以及未干预情况下后的唾液流率和口腔湿润主观评分。结果 穴位揉按组、叩齿组和空白组的唾液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叩齿组最高。颊车穴揉按组、叩齿组口腔湿润主观评分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颊车穴揉按和叩齿法均能有效刺激唾液分泌,有效滋润口腔黏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俱乐部模式健康教育对病人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所有俱乐部模式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随机对照试验、类实验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3篇文献,均为我国2008年—2017年公开发表,共3 234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俱乐部模式健康教育在增强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病人血生化指标方面均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结论]俱乐部式健康教育对病人教育效果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