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技术联合多模态感知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严重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本研究纳入在院康复脑卒中慢性期患者12例,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联合多模态感知反馈训练。在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简化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ction research arm test, ARAT)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同时测量每位患者干预前后双侧M1区的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EP),探讨脑机接口训练对脑重塑的影响。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和评估,其中,FMA-UE及ARAT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FMA-UE从基线的(13.50±8.20)分提高到(15.92±9.28)分,ARAT评分从基线的(3.08±5.96)分提高到(4.75±7.52)分;所有患者在干预前均不能主动伸展腕关节,2例受试者有小范围的主动屈腕,而在干预后,4例患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患侧腕关节自主伸展,6例患者出现显著的腕关节主动屈曲;所有患者的BI评分均未显示出显著变化。在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不良事件。 结论: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联合多模态感知反馈训练或能有效改善脑卒中严重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强制性运动疗法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康复治疗技术,已被证实对多种疾病的功能障碍有效。目前对CIMT的了解仍然有限,近年来研究者们就CIMT的具体作用机制和相关的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从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方面对CIMT的可能作用机制、相关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等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IMT的相关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技术治疗脑卒中慢性期严重手功能障碍1例报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