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家属参与下的产前分娩预演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6月本院产前检查并计划分娩的初产妇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均对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家属参与下的产前分娩预演干预。观察产程进展、分娩前分娩恐惧量表(CAQ)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娩方式、产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娩前CAQ评分(24.12±2.76分)、SDS评分(42.16±7.65分)、SAS评分(38.75±6.21分)均低于对照组(26.73±4.21分、49.65±8.62分、45.86±7.23分),自然分娩率(96.1%)高于对照组(84.3%),产妇分娩不良结局(0)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率(0)均低于对照组(9.8%、7.8%),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8.89±0.47分)、5min Apgar评分(9.93±0.05分)均高于对照组(8.23±0.61分、9.82±0.08分),产妇护理满意率(98.0%)高于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22 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其中淋巴瘤 8 例,非典型淋巴组织增生病变 6 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 8 例。运用标准试剂盒提取 DNA,采用半巢氏 PCR 技术,采用 2 对引物进行 IgH 基因重排检测。同时运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标记(LCA,CD3,CD20,D79a,CD45RA,CD45RA,Bcl-2 等)抗体。结果 6 例非典型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 IgH 基因单克隆重排 4 例阳性(67%)。8 例淋巴瘤中 IgH 基因单克隆重排 8 例阳性(100%)。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基因重排阴性。所有 12 例病例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全部为非霍奇金 B 细胞淋巴瘤,其中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B 细胞淋巴瘤 8 例,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2 例,滤泡性淋巴瘤(FL)1 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1 例。结论 基因重排检测是眼附属器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和淋巴瘤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平喘敷贴散的生产工艺,建立平喘敷贴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普通粉碎结合超微粉碎的方法,制备平喘敷贴散;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平喘敷贴散中防风、炙麻黄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得到了平喘敷贴散的生产工艺;建立了平喘敷贴散中防风、炙麻黄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制订的平喘敷贴散的生产工艺在工业化生产中简便、可行;建立的防风、炙麻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53基因编码蛋白和增殖细胞核蛋白(Ki-67)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DH)、柱状上皮病变(CCL)、非典型导管增生(ADH)和导管原位癌(DCIS)组织中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Bcl-3、cyclin D1、P53、Ki-67蛋白在UDH中均少量表达;在CCL、ADH和DCIS中均明显表达,且随着病变的级别升高,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在CCL、ADH和DCIS中着色强阳性(++~+++)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6.
7.
8.
甲真菌病316例观察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霉菌)引起的最常见的指趾甲感染。为了探讨甲真菌病菌种变迁、甲真菌病发病年龄、性别情况及甲真菌病病原菌与感染部位的关系,我们回顾性地观察总结了316例甲真菌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滤泡癌的标准。方法对48例有包膜浸润的甲状腺滤泡性癌的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与60例甲状腺腺瘤和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标本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滤泡性癌不同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组织学表现:(1)滤泡大小不等,以小滤泡为主,其上皮有轻度以上的异型性;(2)细胞核大,深染或空泡状,核仁不明显,可有核沟或核内包涵体;(3)局部区域新生的纤维组织分割瘤组织,形成大或小的滤泡巢,或形成大小、形状、粗细不同的实性细胞条索;(4)滤泡上皮形成筛状结构;(5)滤泡性肿物内出现凝固性坏死;(6)肿块包膜较厚,厚薄不均。结论6种组织学表现可作为除浸润标准外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滤泡性癌的综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