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微波与液氮治疗丝状疣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353例丝状疣患者随机分为微波治疗组和冷冻对照组,观察各组的疗效。结果微波治疗组有效率为81.62%,冷冻对照组有效率为67.86%,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结论微波治疗丝状疣优于液氮冷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效果。方法:232例玫瑰糖疹患者分为紫外线组120例和对照组112例,均口服抗组胺及维生素类药,外用尿素软膏及炉甘石洗剂,紫外线组加用中波紫外线治疗。结果:治疗10 d后,与对照组比较,紫外线组患者患处红斑鳞屑明显减少或消失,瘙痒明显减轻或消失所用的时间显著缩短(P〈0.01);临床疗效比较,紫外线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5%、99.2%与51.8%、8.9%,P〈0.01)。结论:药物辅以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能显著缓解玫瑰糠疹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分娩产妇897例,其中447例参加了孕妇学校培训为试验组,未参加学校培训4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剖宫产率,阴道自然分娩率,初乳分泌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169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LEEP刀治疗组(观察组269例)和光谱治疗组(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LEEP刀治疗重度慢性宫颈炎的治愈率为98.6%,对照组治愈率为7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配和TDP神灯、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内服,同时配合TDP神灯照射、中药面膜外用.对照组(49例)采用罗红霉素内服.两组均外用硫磺炉甘石洗剂、环丙沙星软膏.结果 两组均有改善皮损数量、皮损形态、皮损颜色及脂溢程度的作用,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积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临床疗效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五味消毒饮加减配和TDP神灯照射、中药面膜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韶关地区低档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对STD/AIDS及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利用广东省统一定制的问卷调查表对娱乐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被调查的465名女性性工作者中66.5%为初中文化,58.3%未婚,对STD/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普遍低下,安全套正确使用率低,自觉不适时到正规医院就医者仅占36.77%.结论:低档娱乐场所中女性性工作者对性病病征、危害性及正确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低,安全套使用正确率不高,自觉不适时绝大多数不能规范求医,是STD/AIDS传播的极高危人群,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种物理疗法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为带状疱疹的门诊和住院病人2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氦-氖激光组(He-Ne)、特定电磁波组(TDP)和窄频中波紫外线组(UVB),观察各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7.0%,He-Ne98.44%,TDP组96.83%,UVB组94.92%,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78)。结论:三种物理疗法均提高了带状疱疹的治愈率,而且安全有效,以He-Ne激光治疗更佳,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壮族人群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提高壮族出生人口素质,努力减少壮族人群出生缺陷的发生,同时也为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提供借鉴。方法:监测居住在武鸣县的壮族产妇(包括本地户口以及非本地户口在监测地区居住一年以上的产妇)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所分娩妊娠满28周(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 000 g及以上)至生后42天的胎婴儿。结果: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应监测父母双方均为壮族胎婴儿12 087例,实监测11 738例,实监测人数占应监测人数的97.11%。出生缺陷13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1.84‰,其中在监测期间死亡53例,出生缺陷死亡率为38.13%。结论:壮族人群出生缺陷主要为多指(趾)、胎儿水肿综合征及尿道下裂。建议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业务培训,政府加大经济投入力度,推广免费意愿婚前医学检查、产前检查及产前筛查服务等措施,努力降低壮族人群出生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韶关地区吸毒人群(高危行为人群)、男性性病患者(易感人群)及孕产妇(普通人群)感染梅毒的现状,为控制梅毒的流行、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对象1 282例,其中吸毒人群449例,男性性病患者413例,孕产妇4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受试者梅毒血清抗体。结果:男性性病患者中梅毒感染率7.99%;吸毒人群中梅毒感染率4.66%;孕产妇中梅毒感染率0.24%。结论:男性性病患者与吸毒人群中梅毒感染率较高,应对其加强干预,孕产妇以隐性梅毒多见,应加强孕早期梅毒血清学筛查,以进一步控制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呜县出生缺陷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出生缺陷预防工作重点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医院出生缺陷监测资料为基础,计算2007—2011年统计区间武鸣县的32913名围生儿(孕28周到产后7d)的主要出生缺陷患病率,分析出生缺陷患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2007~2011年出生缺陷总患病率为16.9‰,从2007年的15.0‰逐年上升,到2011年达到18.4‰,累计上升了22.7%。患病率位居前5位的出生缺陷分别是多(并)指/趾、唇裂与腭裂、马蹄内翻足、胎儿水肿综合征、尿道下裂,患病率分别为3.6‰、1.6‰、1.5‰、1.4‰、1.2‰。5年间多(并)指/趾和尿道下裂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产母年龄大于35岁和多胎围生儿比例的上升与出生缺陷患病率升高有关。结论武鸣县出生缺陷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出生敏陷总患病率和主要缺陷患病率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他地区相近。应进一步加强对高龄孕妇和多胎孕妇的产前出生缺陷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