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术前排尿训练对预防和减少骨科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效果,我们对术后使用镇痛泵方法的80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了术前排尿训练的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东莞市内4个管理区的工厂员工花名册中抽取2000名暂住半年以上农民工为受试对象,应用"格林模式"对其进行职业病知识的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记录并分析调查结果,拟定针对性防护策略。2000名受试者中成功回收有价值且资料完整的职业病危害知识调查问卷共1953份,占总回收调查问卷的97.7%;1953例受试者职业病危害知识调查问卷评估结果显示完全知晓122例(6.2%),知晓221例(11.3%),部分知晓332例(17.0%),不知晓1278例(65.4%);其中大型工厂中农民工不知晓率为47.3%,显著低于中型工厂的64.8%和小型工厂的8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塑胶工、五金工、电子工、机械工等工种中,电子工不知晓率最高为81.6%,其次为机械工的65.8%和五金工的58.9%,塑胶工不知晓率最低为5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莞市工厂的农民工多对职业病危害的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较低,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其职业病危害知识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工安全防范意识,同时提高管理层责任意识,推行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全面保障农民工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急诊入院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多种抗血小板药物所致急性消化道损伤的临床情况、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153例ACS(非ST段抬高)患者,年龄44~89岁,>65岁143例,>75岁80例,急性消化道损伤临床表现有:1呕血;2呕吐物潜血强阳性;3柏油便、黑便;4大便潜血强阳性;66%的患者具有2个以上的高危因素,急性消化道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153例患者中29例(18.9%)出现了急性消化道损伤,其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9例(14.5%),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银杏达莫组20例(23.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血小板治疗在ACS患者中已广泛使用,但其可能导致严重的消化道损伤。在高龄(>65岁以上)、应急状态、2个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生率较高。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基础上联合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下,急性消化道损伤的发生率更是明显升高。ACS应慎重、综合考虑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4.
采取凉血活血化瘀法治疗6例重度黄疸获较好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25~53岁,平均38岁。血清胆红素(SB)值393.3~649.8μmol/L.平均495.9μmol/L,"肝包囊虫病"术后罹患亚急性重症肝炎1例,急黄肝甲型合并胆汁淤积2例,慢活肝(CAH)重型合并胆汁淤积3例(其中1例在"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性癫痫"的基础上罹患 CAH 重型,SB393.3μmol/L)。6例均有胆酶分离,凝血酶原(PT)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排列表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1组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照2组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常规训练方法上加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应用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分法和日常生活评价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法评定3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但观察组提高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88年6月至1993年12月共收治重症胆汁安积型肝炎26例,经用凉血、活血化瘀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告如下。 临床资料:26例按全国第六次上海肝炎会议诊断标准,其中男18例,女8例,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39.3岁,总胆红质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电针夹脊穴结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9月来浙江省人民医院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夹脊穴组、核心稳定训练组和电针夹脊穴结合核心稳定训练组(结合组),每组30例,治疗4周。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三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16,P=0.204),治疗后,三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三组间治疗后JOA评分有统计学差异(F=35.396,P=0.000)。治疗后,核心训练组和电针夹脊穴组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结合组治疗后JOA评分和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核心训练组和电针夹脊穴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5,P=0.846),结合组的疗效最佳,其次是电针夹脊穴组和核心训练组。结论相比于电针夹脊穴或核心稳定训练的单一治疗,结合两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佳,更能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方案对脑卒中患者的患侧上肢整体运动功能、抓握能力、肱三头肌和伸腕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伸腕肌群CCFES,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肱三头肌CCFES,每日1次,每次20min,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FMA-UE)和盒子积木测试(BBT)评定上肢的整体运动功能和抓握能力,并获取上肢肱三头肌和伸腕肌群的RMS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评定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UE评分、BBT评分、肱三头肌RMS比值和伸腕肌群RMS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的FMA-UE评分、肱三头肌的RMS比值和伸腕肌群的RMS比值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的BBT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伸腕肌群CCFES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双侧对称运动训练(BI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的脑卒中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rTMS组、BIT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3组均予常规康复,rTMS组增加健侧1 Hz rTMS,BIT组增加BIT,联合组增加健侧1Hz rTMS和BIT,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UEF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3组FMA-UE、WMFT、UEFT和MBI评分均显著提高(|t|> 5.052, P <0.001),联合组各项评分最高(F> 9.834, P <0.001)。结论 低频rTMS和BIT均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联合应用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通过社区护士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家庭访视,对出院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进行持续24周的干预,并针对患者遇到的具体困难,进行具体指导。结果:实施家庭访视后,有93.33%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好,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明显好于未进行干预的患者。结论:社区护士家庭访视干预,有效提高了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大程度地恢复了患肢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