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比较脑转移瘤PET/CT、CT增强及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优势及不足,从而更好的提高脑转移瘤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PET、CT、CT增强及MRI检查诊断为脑转移瘤并经临床放疗或化疗后证实的患者共18例,对PET/CT检查中出现误诊和漏诊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18例经临床治疗后证实为脑转移瘤的病例,共发现脑转移病灶51个,PET/CT与增强扫描及MRI结果一致的病灶共42个,PET/CT检查误诊为其他病灶2个,误诊病灶数达3.9%(2/51),漏诊病灶7个,漏诊病灶数达13.7%(7/51),总共误诊及漏诊病灶数为9个,占所发现脑转移灶总数的17.6%。结论受大脑皮层基础代谢较高、PET分辩率及转移瘤病灶性质等因素的影响,PET/CT检查在诊断脑转移瘤方面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如果联合CT增强及MRI检查,则可以明显降低脑转移瘤病灶的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与评价颅内病理性钙化在CT定性诊断中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颅内病理性钙化病人的CT片,按病理学将其分成二组;第一组为肿瘤性钙化,30例,第二组为非肿瘤性钙化,18例,主要观察内容;钙化部位,形态,大小,数目和分布。结果 (1)本组48例病变中,不同的病变在CT表现上有其一定的钙化特征。(2)肿瘤性病变其钙化特征分为囊壁型和瘤内型两种,以颅咽管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脑膜瘤及脊索瘤较为常见。(3)非肿瘤性钙化则常见于脑囊虫病,结节性硬化,结核性脑膜炎等良性病变,其钙化病灶为病变定性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 颅内病理性钙化对颅内疾病的CT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面颈部淋巴结核的CT表现 ,探讨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7例面颈部淋巴结核的CT表现 ,全部病例均经活检、抗结核治疗治愈而证实。其中男 2 6例 ,女 31例。年龄 4~ 71岁。结果 :面颈部淋巴结核的CT征象根据病理可分为四型。I型 :结核结节和肉芽肿形成 ( 8/ 5 7例 ) ;II型 :受累的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13/ 5 7例 ) ;III型 :淋巴结包膜坏死 ,淋巴结互相粘连伴有淋巴结周围炎 ( 2 6/ 5 7例 ) ;IV型 :干酪样物质破溃进入周围组织 ,形成脓腔 ,最终可通过窦道引流至皮肤表面 ( 10 / 5 7例 )。其中III型较多 ,I型较少。结论 :CT检查对面颈部淋巴结核的诊断以及明确病灶范围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3例脊柱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0-57岁。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经穿刺活检证实,10例经抗结核治疗痊愈证实。结果: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1)斑点、斑点状、洞穴状或蜂窝状骨质破坏(43/43例);(2)椎体骨质密度增高(13/43例);(3)椎间盘破坏(32/43例);(4)死骨形成(30/43例);(5)椎旁脓肿,其内常有钙化灶(38/43例);(6)骨性椎管狭窄(8/43例);(7)椎体压缩改变(28/43例)。结论: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周围型肺鳞癌和肺腺癌的主要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提高对周围型肺癌CT征象的认识。【方法】对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周围型肺鳞癌和42例周围型肺腺癌主要HRCT征象,并探讨CT征象与病理学的联系。【结果】与周围型肺腺癌比较,周围型肺鳞癌瘤体较大,以肿块为主要表现、瘤体边界多数清楚、边缘易出现多浅分叶、瘤体内多有局灶性坏死;腺癌瘤体较小、以结节为主要表现、瘤体边缘多见深分叶、毛刺、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瘤体内易见小空泡征。【结论】不同的组织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决定了周围型肺鳞癌与肺腺癌HRCT表现的差异,结合临床资料术前鉴别两者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收集1997年2月至2005年1月本院确诊的6例髓质海绵肾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各种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9~38岁,平均28岁,病程6个月~7年。2例长期慢性腰痛病史,1例肾绞痛伴反复性肉眼血尿2年,2  相似文献   
7.
李奕钊 《中外医疗》2008,27(29):121-121
目的 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PT)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5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性12侧,恶性40例,均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 CT的诊断正确率为96.2%,基本能显示PRPT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结论 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是其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