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用甲泛葡糖(Metrizamide)即阿米培克(Amipague),作脑室造影剂诊断鞍区病变的一种简单的脑池造影方法. 此法与脊髓造影相同,造影剂浓度可选用170一250毫克碘/毫升,用量10一12毫升。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淋巴造影是显示甲状腺实质、外形、甲状腺引流淋巴结情况的一种较新的方法。自1968年Sterns等注射碘油在狗的甲状腺实质内显示甲状腺及颈淋巴结以来,Matoba和Kikuchi(1969),Beales等(1971)和Sachdeva等(1974)先后应用此法子临床,获得较满意效果。我院自1979年5月至1980年12月,共作了甲状腺淋巴造影45例(其中经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经手术证实的73例肝顶包虫囊肿的X线诊断。无胸内并发症组(43例)主要表现膈升高隆起呈驼峰状,半球或球状;心脏抬高移位,心右缘变短,心影向左歪斜,肺底显示受压征象及下胸廓肋间隙增宽等改变。胸内并发症组(30例)表现为包虫囊肿破入胸腔呈大量或中等量胸腔积液,且多系包裹性积液改变;并可见到肝顶支气管瘘及囊肿经膈肌破口穿入肺底或叶间的征象。肝顶包虫囊肿在X线诊断上常需与肺底包虫囊肿鉴别,一般对其胸內并发症也认识不  相似文献   
4.
510080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改革开放,近年来各种影像诊断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除传统 X 线诊断设备不断更新和进步外,CT 和超声在国内已相当普及;核医学、DSA 和 MRI 也在逐步发展中;与此同时,作为影像医学一门新分支的介入放射学,也在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创了影像科医师担当起介入治疗的主角的历史。经过几年艰苦的努力,广大影像学工作者无论在传统 X 线诊断方面,还是在各种新  相似文献   
7.
颅内肉芽肿是一种少见颅内非瘤占位性病变。笔者报告18例经临床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肉芽肿,并对其CT表现进行初步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女各9例,年龄12~64  相似文献   
8.
笔者报道一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高位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女性,59岁。因颈部疼痛,进行性吞咽困难10天就诊。体检:颈部未扪及甲状腺肿大及软组织肿块。~(99m)TC扫描甲状腺峡部冷结节,其余部位未见异常。 X线检查正侧位胸片:颈根部至胸4椎体水平纵  相似文献   
9.
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以往诊断除根据临床病史及血清学检查外,确诊一般要行脑血管造影。近年来,由于CT的广泛应用,诊断本病较前方便。现将我们自1984年以来收治的以卒中起病,钩体凝溶试验阳性,有头颅CT扫描的1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100例正常垂体的冠状位CT表现,得出四个主要结论:(1)正常垂体高度随性别和年龄而变化。青春期女性垂体可高达9.5mm;(2)正常垂体上缘可为凸形,特别是青年女性;(3)青年人垂体上缘凸隆和高度增加可能与垂体处于增生状态有关;(4)正常垂体可表现为非均匀性强化形式,包括前叶层面窦祥低密度(22%)、中间部层面小囊样低密度(10%)和后叶卵圆形低密度(25%)。这些正常表现或变异不应混淆为微腺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