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功能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的研究,探讨发育期骨性错(牙合)畸形一期矫治的优越性。方法 应用双(牙合)垫矫治器或斜面导板结合方丝弓矫治器对12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联合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结果 SNB角增加1.28°,FMA角无明显改变,OP-SN值变大,Go-Pog、Go-Ar都呈显著性增大,前牙覆盖减少7.26mm,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离显著减小。结论 利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一期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同样可收到双期矫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功能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 1分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的研究,探讨发育期骨性错(牙合)畸形一期矫治的优越性. 方法应用双(牙合)垫矫治器或斜面导板结合方丝弓矫治器对12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联合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 结果 SNB角增加1.28o,FMA角无明显改变,OP-SN值变大,Go-Pog、Go-Ar都呈显著性增大,前牙覆盖减少7.26mm,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离显著减小. 结论利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一期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同样可收到双期矫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功能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 1分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的研究,探讨发育期骨性错(牙合)畸形一期矫治的优越性. 方法应用双(牙合)垫矫治器或斜面导板结合方丝弓矫治器对12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联合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 结果 SNB角增加1.28o,FMA角无明显改变,OP-SN值变大,Go-Pog、Go-Ar都呈显著性增大,前牙覆盖减少7.26mm,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离显著减小. 结论利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一期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同样可收到双期矫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利用颧牙槽嵴区种植钉支抗整体远移上牙列而矫治边缘性Ⅱ类错(牙合),探索此类错(牙合)更简单、有效的矫治方法.方法:选择9例前牙前凸青少年(13~17岁)正畸患者,前牙Ⅰ~Ⅱ度深覆盖,磨牙为尖对尖远中关系,开唇露齿.正畸拔除上颌7或8牙胚,在颧牙槽嵴区植入自攻式微种植钉支抗,采用直丝弓矫治器,整平后直接在O.019×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上用微种植钉支抗远中移动整个上牙列,并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包中的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上、下唇位置,上、下颌第一磨牙及切牙的移动.结果:治疗后凸面型得到明显改善,唇齿关系更和谐,上颌切牙及磨牙较治疗前向远中移动,牙轴处于正常倾斜范围,面中部未因拔牙而出现饱满度塌陷.前、后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尖牙均为Ⅰ类关系,平均疗程14个月.结论:种植支抗可以整体远移上牙列,矫治边缘性Ⅱ类错(牙合),且疗效更好,疗程更短.  相似文献   
5.
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打开咬合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深覆牙合患者采用多曲方丝弓 (MEAW )技术矫治 ,探讨MEAW打开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牙深覆牙合Ⅱ° -Ⅲ°错牙合患者 2 0例 ,平均年龄 16.5岁 ,弯制多曲方丝弓矫治深覆牙合。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 ,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U 1A -PP平均减小了 1.70mm ,L1A -MP平均减小了 1.60mm ,U6-PP平均增加了 1.5 2mm ,L6-MP平均增加了 1.5 1mm ,说明咬合打开的机制是前牙压低 ,后牙升高。结论 :应用MEAW技术 ,能压低前牙 ,升高后牙 ,是一种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运用MEAW技术矫治骨性安氏Ⅲ类错,探索骨性安氏Ⅲ类错非手术矫治方法。方法:选择恒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13~22岁,平均16.5岁。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矫治结束时至前牙反解除,尖牙磨牙为中性关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矫治后上前牙唇倾度加大,上后牙近中移动,下前牙代偿性舌向移动,下后牙远中直立。平面变平,颌骨变化较小。结论: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可以通过牙的三维移动矫治骨性前牙反,拓宽了正畸矫治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脱敏抛光膏对洁牙后牙本质过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1年9月超声龈上洁治后出现牙本质敏感患者12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n=66)和对照组(n=58)。在超声龈上洁治后,对研究组采用脱敏抛光膏进行脱敏抛光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普通不含脱敏成分的牙膏。分别于抛光前、抛光后即刻采用冷空气喷吹法检测患者牙本质的敏感程度,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值。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牙本质敏感程度的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脱敏抛光膏组为(5.22±1.27),对照组为(5.19±1.45),P>0.05]。治疗后2组的评分结果具有显著差异[脱敏抛光膏组为(2.13±1.71),对照组为(5.01±1.35),P<0.05]。结论:脱敏抛光膏能够有效地降低超声龈上洁治后牙本质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曲方丝弓和预成镍钛丝摇椅弓治疗前牙深覆(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Ⅱ~Ⅲ度深覆(牙合)患者20例,年龄12~27岁,多曲方丝弓组10例,预成镍钛丝摇椅弓组10例,咬合打开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X线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2种方法咬合打开前后均有切牙压低、磨牙升高,颌骨无明显变化,但多曲方丝弓组打开咬合时间明显短于预成镍钛丝摇椅弓组.结论:2种方法打开咬合的机制基本相同,但多曲方丝弓更有效,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打开咬合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固定正畸治疗中口腔保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评估口腔卫生宣教及0.12%洗必泰溶液漱口两因素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对口腔保健的作用。方法 45例牙周健康的固定正畸病例随机分为3组,在矫治开始后1、2、4月对所有病例进行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测定。结果 口腔卫生宣教组与口腔卫生宣教 0.12%洗必泰溶液漱口组的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口腔卫生宣教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口腔卫生宣教是正畸患者口腔保健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刷牙尤为重要,洗必泰溶液漱口对口腔保健有一定效果,可以选择性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