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憋气和呼吸门控弥散图像采集方式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纳入15例实性假乳头状瘤及1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应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基于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的DWI序列扫描,在上下、前后及左右三轴上给予b值为600 s/mm2弥散梯度。患者均采用憋气和呼吸门控弥散图像采集方式。其中,呼吸门控模式在弥散梯度前加220 ms恢复时间、180°角的翻转梯度脉冲。比较两组弥散图像伪影情况及病变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分析两种弥散图像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价值。结果:呼吸门控模式下伪影评分低于憋气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憋气模式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ADC值高于实性假乳头状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门控模式下,神经内分泌肿瘤的ADC值高于实性假乳头状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与憋气方式相比较,呼吸门控弥散图像采集方式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实性假乳头状瘤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更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CEUS和CECT对HCA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HCA且术前行CEUS和CECT检查的21例患者共21个病灶资料,观察HCA的CEUS及CECT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 本组HCA病灶在CEUS和CECT动脉期均呈高增强100%(21/21),门脉期分别观察到14.3%(3/21)和19.1%(4/21)呈低增强;延迟期分别见33.3%(7/21)和42.9%(9/21)呈低增强,两者在显示“增强-减退”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 0.401)。CEUS对包膜下增强血管影的显示率高于CECT(McNemar,P = 0.028)。对比大体病理标本,CEUS、CECT对病灶内出血区的显示率均有统计学差异(CEUS vs 大体病理,P = 0.045;CECT vs 大体病理,P = 0.023),而且一致性均较低(CEUS vs 大体病理,Kappa值 = 0.327;CECT vs 大体病理,Kappa值 = 0.440)。以“快进不减退”和“包膜下增强血管影”为依据诊断HCA,CEUS显示率为47.6%,CECT显示率为33.3%,两者结合诊断率约52.4%。CEUS结合CECT诊断率与CEUS单独应用无统计学差异(P = 0.758)。根据免疫组化染色,共12个I-HCA病灶纳入研究。I-HCA在CEUS动脉期75.0%(8/12)呈整体增强,延迟期41.7%(5/12)呈低增强,41.7%(5/12)见包膜下增强血管影,16.7%(2/12)见灌注缺损区。I-HCA在CECT动脉期33.3%(4/12)呈不均匀增强,延迟期50.0%(6/12)呈低增强,16.7%(2/12)见包膜下增强血管影,25.0%(3/12)见灌注缺损区。“BMUS低回声、CEUS动脉期高增强、包膜下增强血管影”在I-HCA中的显示率约41.7%,出现该征象可提示I-HCA。结论 CEUS对HCA诊断符合率高于CECT,且CEUS对动脉期增强方式和包膜下增强血管影的显示较CECT更具有优势,CECT结合CEUS可提高HCA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