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4届本科护生整体素质水平,为临床带教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专业素质、知识、个人能力和职业态度4个方面共26个条目,利用便利抽样法对233名临床带教老师进行相关调查。[结果]2014届本科护生整体素质水平总体较高,为90.1%,50.6%的护生法律意识薄弱,24.9%的护生在科研及护理论文写作能力方面表现一般。[结论]医院应针对性优化本科护生整体素质水平的带教工作,注重护生素质培养,促进本科护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适应学科发展对护理人才素质的需要及新模式下的整体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2.
炎症性肠病患儿成长过渡期是影响其远期生活质量的重要阶段,然而大部分炎症性肠病患儿过渡期准备度较低,严重影响患儿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该文对炎症性肠病患儿过渡期准备的现状、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研究、实践中的不足及建议,旨在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高炎症性肠病患儿过渡期准备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移动医疗信息平台的相关概述,从应用形式、管理内容与干预效果等方面综述移动医疗信息平台在国内外炎症性肠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研究现况、优势及不足,并提出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以最佳证据为基础、提高护患健康素养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健全长期、科学有效的炎症性肠病信息化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呈现发病率高、发病年龄轻及复发率高的发展趋势,关于患者的营养、心理、生理、药物和运动等专科护理越来越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笔者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炎症性肠病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发展,概述专科护士的高级护理实践理论和炎症性肠病专科护士的能力与护理胜任力框架,探究炎症性肠病护士对患者的积极作用,旨在为我国炎症性肠病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发展提供借鉴作用,为加强国内炎症性肠病专科护士的能力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临床一线哺乳期护士返岗后的职业压力来源,为护理管理者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5名临床一线哺乳期返岗护士采用半结构式个人访谈法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一线哺乳期护士返岗后的职业压力来源可归纳为4个主题:超负荷的工作量、母乳喂养、烦躁和焦虑的心理状态、工作方向感缺失。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临床一线哺乳期返岗护士的职业压力,给予人性化的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其职业压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前结直肠癌位居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列。《"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将运动作为促进体质健康、疾病预防、康复和辅助治疗的一种有效干预手段。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运动处方和运动处方师进行概述,综述了癌症患者运动指南和运动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运动干预能够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系统,改善肠道功能,降低癌因性疲乏,促进心理健康。寻找能够提高结直肠癌患者运动疗效的方法,旨在为我国结直肠癌患者运动干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育龄期女性炎症性肠病患者在生育决策中面临的困境,为临床实践者实施决策辅助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4例育龄期女性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运用Braun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2个主题及7个亚主题:主观感知体验困境(决策意愿困境,认知偏差困境,角色冲突困境,负性情绪困境)与客观条件限制困境(支持环境困境,生育成本困境,行为后果困境)。结论 育龄期女性炎症性肠病患者存在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生育决策困境,医护人员应减少其在主观层面的错误认知与负性情绪,通过构建生育辅助决策方案与系统提供客观支持与干预,以降低决策困境。  相似文献   
8.
孙素亚 《全科护理》2016,(11):1174-1176
[目的]探索护生在儿科临床实习过程中受挫的心理体验及其应对方式,为学校教育、临床带教以及护理管理的改善提供有效建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进行临床实习的32名护生采用半结构式个人访谈法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通过反复听、阅读、思考、分类和提炼。[结果]护生在儿科临床实习过程中受挫的心理体验主要为焦虑、恐惧和不知所措,归属感缺乏,失落感,渴望理解与鼓励,"自我实现"受限;采取向同学或老师倾诉、转移注意力、自我醒悟的应对方式;受挫经历使部分护生表示今后不愿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结论]护生在儿科受挫体验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通过倡导人性化的临床带教模式、护生自身方面的改进、建立实习反馈的新模式、提高护生的地位等方法来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炎症性肠病青少年在向成人过渡期准备过程中的困境,为制订以患者为中心的过渡期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9月—12月选取在上海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5例炎症性肠病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1)自我应对困难,包括难以适应就医环境转变、难以适应就医角色转变、难以应对负性情绪困扰、难以满足日常生活中的特殊需求。(2)家庭支持受限,包括家庭经济负担重、家庭照护者过度参与、家庭韧性不足。(3)医疗支持不足,包括专业人员支持有限、信息共享受限。(4)社会支持缺乏,包括社会支持的适用性和可及性有限、社会认知和认同感不足。结论 炎症性肠病青少年在向成人过渡期准备过程中面临多重困境。建议护理人员制订完善、个性化的过渡期准备计划,开展以向成人过渡为导向的家庭健康教育,完善医疗支持体系,进一步强化社会支持,提升青少年向成人过渡期准备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索并筛选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疲乏非药物干预的相关证据并汇总最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世界胃肠病组织网、医脉通、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关于IBD疲乏筛查与干预的证据,包括指南、最佳实践、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并提取和汇总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25日。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最佳实践1篇、系统评价9篇,最终综合成3个层面,疲乏筛查、症状评估及再评估、非药物干预共16条相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IBD疲乏筛查、评估及再评估和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疲乏管理提供了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