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e, ALI)是在ICU中常见的危重症,通常是由多种直接或者间接损伤因素所导致的,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通常认为是ALI的严重阶段。目前临床上对于ALI/ARDS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呼吸末正压通气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仍然需要通过不断优化来提高存活率。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新型的治疗方法,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且已经开始研究MSCs在临床实际治疗时的细节。因此,本文将对阐述MSCs在ALI治疗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三维(3D)可视化技术借助计算机对CT和(或)MRI的检查图像进行3D立体重建,可直观、清晰地将肝脏、胰腺、胆道、血管及肿瘤的形态和空间分布等进行展示,这对于明确肝脏脉管系统的解剖变异、准确计算残余肝体积以及手术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术前肝脏3D可视化评估在中国肝癌分期(CNLC)Ⅱ~Ⅲa期患者外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017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CNLC Ⅱ~Ⅲa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接受的评估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影像学评估组和3D可视化评估组。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共有11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CNLC Ⅱ~Ⅲa期HCC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常规影像学评估组74例,3D可视化评估组3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直径、肿瘤数量、大血管侵犯情况、CNLC分期、预防性介入治疗和辅助靶向治疗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影像学评估组和3D可视化评估组的90 d病死率分别为2.8%(1/36)和4.1%(3/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3D可视化评估组的OS率和RFS率均明显优于常规影像学评估组(P=0.024;P=0.0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3D可视化评估是OS和RFS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5;P=0.010)。结论 术前3D可视化评估可显著改善中晚期HCC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在中晚期HCC外科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