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三位一体分段式护理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6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均给予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使用三位一体分段式护理。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中文版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 BI)、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 FIM)、老年抑郁量表(GDS-30)。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干预6个月的MMSE评分中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语言能力、理解及推理能力等维度相比,观察组得分均更高(P<0.05);干预6个月的MoCA评分中命名、注意、定向、延迟记忆、视空执行功能、抽象、语言等维度相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用纸层析法分离[展开剂为95%乙醇—36%醋酸(1:9)],751型分光光度计检测(波长430nm、比色杯1cm厚),测定了北京大兴县罗布麻叶不同季节槲皮素的含量。八月份叶子含量较高,十月份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病例介绍:患者74岁女性,因"阵发性心悸10年余,加重伴胸闷1天"于2008年3月30日入院。查体:BP120/80mmHg,神清,气平,精神可。眼震(-),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咽不红。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及肿大,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无明显扩大,HR11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  相似文献   
5.
姚志萍 《全科护理》2014,(3):196-198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提高病人的耐受性,有利于病人早期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是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理想途径,近年来许多护理同仁对采用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护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现将近年来相关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谵妄的早期观察与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对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谵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谵妄多见于入院后早期(24 h内),早期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并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病情恢复良好。结论:护士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早期(4 h内)予以高危因素评估,注意观察意识状态,早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健康护理模式在慢性病老年人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健康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临床各指标达标情况、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并发症、药物知识、改善生活习惯、饮食及运动等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血糖、血脂等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监测血压、规律用药、合理饮食、科学运动等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健康、认知、生理、生活、情感、工作等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健康护理模式在慢性病老年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提升自护能力和护理依从性,促进各项指标达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严萍  姚志萍 《全科护理》2014,(21):1985-1986
心房颤动动是一种心内科常见慢性心律失常疾病,而又以慢性心心房颤动动居多,其发病率随着人口年龄的增长呈增加的趋势。脑梗死是心房颤动病人最常见病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突发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口齿不清甚至昏迷等。起病急,症状重,致死致残率高。及时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病人治疗预后。本文总结了近4年本科收治的50例心房颤动并发脑梗死的病人,经过给予及时合理的护理措施,降低了病人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严萍  )  白姣姣  姚志萍  ) 《全科护理》2012,10(28):2657-2658
综述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血管迷走反射的护理进展,其防治关键在于积极避免诱发因素,给予病人相应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严萍  姚志萍 《全科护理》2012,(2):110-111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拔鞘管后出现迷走神经反射预防性护理及效果。[方法]将583例行心脏介入治疗病人分为实验组317例和对照组266例。实验组拔鞘管前给予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00mL~300mL,拔鞘管时用2%利多卡因对穿刺点周围行局部麻醉并给予预防性护理;对照组未经处理并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直接拔鞘管。[结果]实验组、对照组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分别为0.95%、6.01%,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脏介入治疗后,拔鞘管前常规静脉补液扩容,拔鞘管时利多卡因对穿刺点周围行局部麻醉,给予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可降低心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