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儿童膈肌前、中、后部运动的可重复性和差异性。 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患儿30 例。患儿取平卧位,使用5 MHz超声探头,置于右锁骨中线与肋下缘交点,用M型超声记录随呼吸运动的膈肌前、中、后部的移动度和收缩速度,重复测量两次。采用ICC系数表示膈肌移动度和收缩速度两次测量的可重复性。采用方差分析探讨不同部位膈肌移动度和收缩速度的差异性。 结果 膈肌各部位移动度两次测量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ICC前膈肌=0.89、ICC中膈肌=0.95、 ICC后膈肌=0.90,膈肌各部位收缩速度两次测量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 ICC前膈肌=0.90、ICC中膈肌=0.94、ICC后膈肌=0.95,膈肌各部位移动度和收缩速度的测量均显示出良好的可重复性。膈肌前、中、后部移动度分别为[(8.1±3.1)mm]、[(7.4±3.0)mm]、[(5.5±2.3)mm],膈肌前、中、后部收缩速度分别为[(12.5±4.8)mm/s]、[(11.5±6.3)mm/s]、[(8.9±4.0)mm/s],膈肌前、中、后部位间的移动度和收缩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超声测量儿童膈肌前、中、后各部位运动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儿童膈肌前、中、后部的移动度和收缩速度具有差异性,单纯某一部位的膈肌运动不能代表整体膈肌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东莞地区119例α-与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α-与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基因频率。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β-地中海贫血反向点杂交(RDB)技术,分别进行了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结果119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检测出α-地中海贫血56例(均为东南亚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63例(其中有1例为双重杂合子CD17/-28)。CD41-42I、VS 2nt654、CD17-、28I、VS 1ntl、CD43、CD71-72为东莞地区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位点,各占50.8%、19.0%、12.7%、7.9%、3.2%、3.2%、1.6%。值得注意的是检出3例为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结论研究阐明了东莞地区人口中的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其频率,为进行遗传咨询、临床治疗和婚育指导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特异性过敏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方法采用体外定性的酶免疫分析法对51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进行吸入物与食入物过敏原检测,同时检测总IgE水平。结果 51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阳性480例,总阳性率为94.12%,吸入物过敏原以尘螨、粉螨、屋尘为最高(18.96%),其次是蟑螂、飞蛾、蜜蜂(6.25%);食入物过敏原以草菇、冬菇、金针菇为最高(10.21%),其次是虾、蟹、扇贝、干贝、元贝(3.75%)。结论尘螨、粉螨、屋尘、草菇、冬菇、金针菇为东莞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最主要的过敏原。明确过敏原后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东莞地区变应性疾病患者特异性过敏原及血清IgE水平变化,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采用体外定性酶免疫分析法对1598例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进行吸入物与食入物过敏原检测,同时检测总IgE水平。结果 1598例变应性疾病患者中血清总IgE阳性1480例,总阳性率为92.6%,其中以荨麻疹患者最高(96.8%)。吸入物过敏原以尘螨、粉螨、屋尘最高(19.5%),其次为蟑螂、飞蛾、蜜蜂(14.4%);食入物过敏原以草菇、冬菇、金针菇最高(11.7%),其次为虾、蟹、扇贝、干贝等(10.1%)。结论尘螨、粉螨、屋尘、草菇、冬菇、金针菇等为广东省东莞地区变应性疾病患者最主要过敏原。明确过敏原后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娟  马燕红  胡海  陈康  姚叶林 《中国康复》2018,33(2):159-162
正倒走是一种流行的健身锻炼和康复训练方法~([1])。国外已有很多学者对倒走的运动学、动力学及运动控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倒走对下肢、躯干以及神经系统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2])。但国内对倒走的研究仅为临床疗效观察,对倒走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少见。本文对倒走的临床和生物力学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倒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1倒走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倒走训练能够增加代谢,增强心肺耐力。以同样恒定速度倒走或倒跑时,摄氧量、心率及血乳酸含量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小板交叉配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对8例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进行交叉配型,选择结果为"相合"的血小板进行血小板治疗,计算分析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CCI〉4.5×109/L说明血小板输注有效。选择8例输注无效进行配型的作为实验组,另选择8例输注无效未配型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小板输注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CCI均〉4.5×109/L,输注有效,对照组患者CCI均〈4.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可以避免或减轻由免疫原因引起的输注无效,此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是导致肩关节疼痛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往往伴随肩胛骨动力学异常及肩胛骨周围肌肉群功能障碍,当前研究认为通过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可明显改善SIS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关于SIS肩胛骨动力异常及周围肌肉群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可改善SIS患者肩胛骨稳定性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东莞市常见经输血传播病原体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传染源。方法采用ELISA法对36 543例受血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36 543例患者总阳性者为5 526例(15.12%),其中HBsAg阳性4 851例(13.27%)、丙肝抗体阳性303例(0.83%)、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43例(0.12%)、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329例(0.90%)。结论检测受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标志物,可明确患者健康状况,杜绝医源性经血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初发ACI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110例实验组患者根据梗死损伤总体积分为小梗死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