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实验室制得的碱式氯化铝,用~(27)Al NMR进行分析,发现在众多聚合体中存在[AlO_4Al_(12)(OH)_(24)(H_2O)_(12)]~(7+)离子,其化学位移相对于六水合铝离子[Al(H_2O)_6]~(3+)的零位移为δ=63ppm,试铁灵定时比色法对其存在进行了验证。研究了反应条件如酸浓度、铝酸当量比和陈化时间对产物组成及质量的影响,得出最佳条件为盐酸浓度16%,铝酸当量比为1:0.5,陈化时间为50h左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结核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对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进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4~2004年和田县结核病控制项目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合计接诊可疑者12129例,其中涂阳病人2363例(新发1984例、复发183例、其他复治196例),涂阳率为45.25%,涂阳新登记率为8.53/万,涂阳病人治愈率为97.00%。[结论]和田县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经乳晕缘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在门诊手术室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随访,比较经乳晕缘切口组(A组66例)和经肿瘤原位切口组(B组75例)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瘢痕评分(VSS评分)及满意度.分析乳晕缘切口患者术后乳晕区感觉异常与切口长度及肿瘤部位的相关性.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较B组有显著延长(P<0.01).两组中均有1例术后切口感染,均无术后血肿的发生.A组VSS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评价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组中,乳晕区感觉异常与肿瘤部位有关(P=0.02),尤以外下和内下象限的肿瘤切除术后易出现感觉异常,但未发现与切口长度有关(P=0.54).结论 乳腺良性肿瘤经乳晕缘切口手术安全、可靠,肿瘤暴露良好,术后瘢痕不显著,美体效果好,适于推广应用.但对于肿瘤位于外下和内下象限的,术后易出现乳晕区感觉异常,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月形切口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新月形切口组120例及对照组120例,分别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月形切口组在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设计新月形切口行胆囊切除术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节约了病员的医疗费用,又不过多地留下切口疤痕,术后恢复快,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6.
对实验室合成所得聚碱式氯化铝铁的结构、性质和应用作了研究。用超级离心机测得其分子量约为50万。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27)Al核磁共振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穆斯堡尔谱的综合分析后,认为该无机聚合物以分子长链为基本结构,在液态及固态产物中存在多种聚合态。废、污水的混凝试验证明它是一种高效稳定的新型净水剂。  相似文献   
7.
社区卫生服务要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针对当前的形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要及时做好相应的调正。  相似文献   
8.
延迟性脾破裂1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迟性脾破裂在临床上相对较少见,由于患者在住院观察期间相当一段时间内其一般情况尚可,生命体征平稳,其后病情突然变化,给临床医师正确处置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困难。总结我院自1993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延迟性脾破裂17例,均因早期发现,及时救治而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切除术后行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对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 36例及对照组 4 0例术后 1~ 2周的营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肠内营养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能有效地防止术后营养不良的并发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周志浩  姚茂银 《现代医学》2006,34(3):210-213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美国居男性恶性肿瘤之首,占男性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我国既往发病率低,但近20年来发病率增高趋势明显。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相当复杂,涉及诸多方面,对此人们已展开广泛的研究,关于锌在前列腺中的作用以及与前列腺癌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重视,作者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