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种加温模式联合应用对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243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21例和研究组1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温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种加温模式联合应用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82%)显著低于对照组(8.26%)(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5.08%)显著对照组(80.99%)(P0.05)。结论对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多种加温模式联合应用干预,能改善凝血指标,减少术后寒战等并发症,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正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躯体感觉系统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通常表现为触诱发疼痛、痛觉过敏和自发性疼痛~([1])。NP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疼痛之一,2019年第7届神经性疼痛国际大会(NeuPSIG)认为普通人群中NP的患病率为3.3%—8.2%。多数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并常伴有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长期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200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对照组围手术期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术中体位护理及MEWS。对比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道压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摆放后15min,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道压力水平均高于摆放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8.00%(P0.05)。结论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有效减小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呼吸道压力波动,降低压力性损伤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史小娟  程梦园  雷云霄  李瑞  王昉  李君 《现代医药卫生》2023,(14):2448-2451+2456
目的 调查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护理管理者制定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12月14个省17家三级医院和8家二级医院手术室的1 07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中文版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不同职称、手术室工作年限、不同医院级别、培训次数、培训方式、是否成立PI小组及是否小组成员的护士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级别、培训次数、培训方式、是否成立PI小组及是否小组成员是手术室护士PI管理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压力性损伤评估能力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鼓励手术室护士参加压力性损伤专科小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的参与度和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疼痛行为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并探讨BTX-A治疗佐剂性关节炎疼痛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完全弗氏佐剂组(模型组)和BTX-A组,每组20只大鼠。除假手术组外,其余2组均于左后肢踝关节腔注射50 μl CFA建立佐剂性关节炎疼痛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关节腔内注射50 μ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左后肢踝关节腔注射20 μl生理盐水,BTX-A组大鼠注射20 μl 5 U BTX-A。于造模前1天、造模后第1,3,7,14,21天及给药后第1,3,7,14天对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进行测定;并于测试后取出相应时间点脊髓组织,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离子钙接头蛋白(IBA-1)表达及IBA-1免疫阳性细胞(IBA-1-IR)数量;另采用ELISA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脊髓水平TNF-α蛋白及TNF-α mRNA表达情况。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BTX-A组踝关节腔注射BTX-A后第3天时其机械痛撤足阈值及热痛阈潜伏期均明显增加,直到注射后第14天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水平IBA-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IBA-1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下调(P<0.01);TNF-α蛋白及TNF-α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BTX-A可减轻 CFA诱导的关节炎疼痛,其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及TNF-α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柳叶蜡梅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柳叶蜡梅叶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其春夏季节变异规律,为柳叶蜡梅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对分离的各个成分进行结构检索,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3月份柳叶蜡梅叶挥发性成分共分离出59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54个化学成分,5月份柳叶蜡梅叶挥发性成分共分离出48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44个化学成分,其中(E)-3-(4,8-二甲基-3,7-壬二烯)呋喃(黑蚁素)和桉树脑含量最高。结论:柳叶蜡梅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种类丰富,并与采收季节有关,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柳叶蜡梅的药用保健价值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叶片中含极芳香物质的蜡梅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为药材基原鉴别及与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扩增酶切片段多态性AFLP方法,用POPGENE 32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选出10对引物扩增出559条带,多态性条带为226条,多态性条带百分比为36.8%.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在总体水平分别为1.992 6,1.3065,0.199 2,0.325 1.21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在0.039 2~0.289 4.结论:叶片中含极芳香物质的蜡梅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低,加强物种与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验证了张若蕙等叶片中含极芳香物质的蜡梅属植物物种分为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山蜡梅、突托蜡梅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临床路径干预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服务,研究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下临床路径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肛门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4.722,10.034,7.692,5.476,4.091;P0.001);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296,-5.719,-8.109,-5.709,-15.401;P0.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及SAS评分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6,2.638;P0.05)。结论:对直肠癌手术患者采取多学科协作模式下临床路径干预,可显著减少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缓解负面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背景音乐联合正性暗示在环状混合痔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5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5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背景音乐联合正性暗示干预。观察两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和焦虑评分波动差值,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及焦虑评分波动差值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景音乐配合正性暗示可减轻环状混合痔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高危骨肉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就16例高危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重点讨论如何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方法 (1)严密观察病情。(2)保持环境舒适安静,保持湿度为60%~70%.避免因多种刺激引起情绪紧张而诱发大咯血。(3)防止病理性骨折的发生。(4)对疼痛患合理选择给药途径。(5)做耐心细致地心理护理,用成功的病例激励患。(6)针对不同用药方法,做好化疗期护理。(7)保肢手术后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 16例均未出现严重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年6个月,死亡2例,带病存活9例。其中行保肢手术11例,保肢率68.7%.并均获得较满意的关节功能。结论 高危骨肉瘤治疗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使相应护理措施的难度增加,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使患得到积极地救治,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