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组织激肽释放酶8(KLK8)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极为紧密,通过改变突触间的黏附关系和细胞外基质分子从而改变突触形态,调节突触可塑性,最终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本文针对KLK8的生理特性,对其在神经系统疾病如情绪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癫痫、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与发病机制进行综述。期待能够为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为此类疾病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成都市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现状,为完善分级诊疗,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2017年3月分别从成都市不同圈层选取了5个区(市、县)的7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街道)卫生院作为调查对象,并对其中部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用SPSS21.0软件整理与分析相关资料。结果样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出服务的开展率(91.89%)远高于转入服务的开展率(67.57%),二级项目的开展率不到5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入服务和家庭出诊开展率高于乡镇(街道)卫生院,中心圈层转诊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均好于第二圈层和第三圈层。结论尤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重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推进基层首诊负责制,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尼古丁和美卡拉明对主要牙周致病微生物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研究尼古丁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通过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研究在1/16 MIC、1/8 MIC、1/4 MIC、1/2 MIC、MIC等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对这2种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 尼古丁对2种细菌的菌悬液的MIC均为8 mg·mL-1,MBC为16 mg·mL-1.尼古丁浓度逐渐增加时,生物膜吸光度值逐渐增大;继续增加浓度,吸光度值减小;在8 mg.mL-1时,吸光度值减小到最低值,最低生物膜抑制浓度为8 mg.mL-1.添加尼古丁受体拮抗剂美卡拉明组较对照组吸光度值高.结论 小剂量的尼古丁能增加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的生物膜形成,浓度继续增加则抑制生物膜形成,加入美卡拉明后降低尼古丁浓度,更能明显观察到尼古丁对两种细菌生物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诗雨  柏希慧  董林娟  王昌利  宋逍 《中草药》2016,47(14):2488-2491
目的考察葛根素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以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量,分别考察不同灌流体积流量、药物质量浓度、肠段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并对比了葛根素原料药及载药微球的吸收特性。结果灌流体积流量对葛根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有显著性影响(P0.05);葛根素的质量浓度对Ka和Papp无显著性影响(P0.05);葛根素在空肠和回肠的Ka和Papp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大于在十二指肠处的值(P0.05);载药微球在空肠的Ka和Papp值显著高于葛根素原料药(P0.05)。结论葛根素羧甲基微球中葛根素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其在空肠和回肠段吸收较好,羧甲基壳聚糖作为载体能显著提高葛根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IL-17A基因敲除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模型小鼠胰腺及肠道屏障的影响。方法 使用IL-17A全身性基因敲除(generic IL-17A gene knockout,IL-17AKO)小鼠及其同窝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构建雨蛙素(cerulein,CER)诱导的轻症AP(CER-AP)及牛磺胆酸钠(sodium taurocholate,NaTC)诱导的重症AP模型(NaTC-AP)。CER-AP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WT对照组、WT模型组和IL-17AKO模型组(n=5),WT模型组和IL-17AKO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CER 7次[50μg/(kg·h)],WT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第1次注射后第12 h处死,收集小鼠血清检测淀粉酶、脂肪酶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收集胰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NaTC-AP模型实验:WT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和模型组(n=6),IL-17AKO小鼠亦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和模型组(n=6)。假手术组小鼠...  相似文献   
6.
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葛根素的浓度,考察葛根、葛根-穿山龙、葛根-川芎和复方龙脉宁4种汤剂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葛根素的吸收情况。结果显示在十二指肠和回肠中,葛根-穿山龙组与复方龙脉宁组葛根素的吸收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葛根和葛根-川芎组的吸收(P0.05);在空肠和结肠中,3个配伍组中葛根素的吸收参数与葛根单药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复方龙脉宁组中葛根素的吸收参数与葛根-穿山龙和葛根-川芎组相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大鼠全肠段中,复方龙脉宁汤剂对葛根素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十二指肠和回肠中,复方中穿山龙对葛根素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空肠和结肠中,穿山龙和川芎能协同促进葛根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口腔微生物群落作为人体最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之一,其生态失衡不仅可以诱发多种口腔疾病,如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病等,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系统性疾病紧密相关。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就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在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塑造中起重要作用,而遗传和饮食因素的影响目前尚有争议;此外,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影响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目前,高通量测序研究已确定一些“核心微生物群”,不同环境、不同遗传背景下的“核心微生物群”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龙脉宁方中葛根素在正常及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其与龙脉宁方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相关性。该文建立了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复制心肌缺血模型,灌胃给予FFLMN提取物溶液后不同时间点眼眶采血,HPLC-UV检测大鼠血浆中葛根素浓度,比较灌胃相同剂量FFLMN龙脉宁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体内药动学差异。同时,采用酶标仪测定各时间点血浆中IL-6及SOD活性,绘制药-效曲线。结果表明,正常组心肌缺血模型组大鼠血浆中葛根素浓度药动学均符合二室模型,比较2组主要药动学参数,葛根素在正常AUC0-∞=(11.451±3.228)mg·h·L~(-1),AUC0-t=(14.047±3.765)mg·h·L~(-1),Cmax=(5.623±1.40)mg·L~(-1)。治疗组AUC0-∞=(68.849±50.396 9)mg·h·L~(-1),AUC0-t=(58.312±45.802)mg·h·L~(-1),Cmax=(18.456±7.517)mg·L~(-1)。血浆中SOD水平显著升高,IL-6浓度显著下降。表明与正常组相比,复方龙脉宁中葛根素在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血药浓度高,消除速度慢,生物利用度高,血浆中葛根素浓度与龙脉宁方抗心肌缺血作用有关,能够升高SOD水平,抑制IL-6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武警总队医院在2005年4月~6月对来院就医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防病于未然”活动。急诊科结合门诊留观患者的特点,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收到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农民工群体中尘肺病病例逐年增加,在新医改的背景下,财政投入、政策导向和社会环境都为农民工尘肺病纳入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和政策分析等方法分析农民工尘肺病的发病情况和医疗保险情况,为农民工尘肺病纳入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