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评价消化内镜腔生物膜清除方法与效果。方法 建立人工生物膜模型,通过电镜扫描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观察2 000 mg/L过氧乙酸、5 500 mg/L邻苯二甲醛和20 g/L戊二醛等3种消毒剂以及碱性清洗剂、去生物膜清洗剂及常规多酶清洗剂等清洗剂对生物膜的清除效果。结果 过氧乙酸消毒剂清除生物膜合格率最高,为100.0%;戊二醛清除效果最差,合格率为33.3%。碱性含酶清洗剂清除生物膜效果最好,各种清洗剂的生物膜清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40℃时均可达到95.0%以上。结论 消化内镜生物膜清除困难,需科学选择和正确使用清除方法,过氧乙酸可快速清除生物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单纯内镜超声引导下行哑铃样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5年10月至2018年7月58例因胰腺假性囊肿行哑铃样金属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11例单纯内镜超声引导下行哑铃样金属支架置入术为病例组;47例X线联合内镜超声引导下行哑铃样金属支架置入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手术操作时间及手术成功率。结果病例组手术成功率为100%(11/11),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100%(47/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手术操作时间(15.82±5.52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22.62±7.820)min(P<0.05)。结论单纯内镜超声引导下置入哑铃样金属支架成功率高、手术操作时间短、无X线暴露,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结肠镜检查前提醒宣教对结肠镜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7月-8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2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22)和对照组(n=122)。对照组患者进行现场预约并给予口头及书面宣教,观察组患者通过"结肠镜检查准备须知"微信平台进行在线预约,并在口头宣教的基础上联合微信平台进行定时宣教提醒。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知识的知晓度、肠道准备的正确执行率、肠道清洁程度Boston评分、医师对肠道准备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检查宣教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准备知识知晓度和正确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准备清洁度评分、医师对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准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运用整合预约、提醒及宣教功能的微信平台,可有效增加患者肠道准备的依从性,提升肠道准备质量,提高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号“结肠镜检查准备须知”实时提醒对结肠镜诊疗患者的肠道准备执行的依从性,肠道准备清洁度及患者和医生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 将24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2例,对照组122例。两组患者均在预约时给予口头及书面的肠道准备宣教。实验组在口头和书面指导的基础上使用公众号“结肠镜检查准备须知”,分别对饮食、服药、诊疗前后注意事项进行微信实时推送提醒和强化指导;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指导。在结肠镜诊疗前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评估两组患者肠道准备的知晓度和执行度,使用Boston量表评价肠道清洁程度,同时评价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研究结果 实验组肠道准备知晓度和执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的“结肠镜检查准备须知”的运用对增强患者肠道准备依从性,提高肠道准备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提升了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总结10例超声内镜下经胃穿刺双蘑菇头覆膜金属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术前禁食12 h、禁水4 h,做好各项血检验及常规检查,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超声下精准的定位、娴熟配合和密切监护;术后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和精心护理;都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2021年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SGE)联合多家学会组织共同更新发布了《多学会指南:软式胃肠内镜及附件再处理(2020)》(以下简称“2020指南”)。2020指南针对22个临床问题提出建议,问题涵盖员工培训和内镜再处理技能的能力、胃肠内镜再处理流程、内镜科室布局和流程、内镜维护、内镜科室感染控制小组、内镜附件再处理及内镜微生物监测等方面,同时对清洗、干燥和储存等再处理关键步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拓展,并纳入了与改善胃肠内镜再处理相关的最新证据。本文仅对胃肠内镜再处理流程部分的指南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内容供胃肠内镜医护人员参考,以期提高再处理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临床应用的普及,各类内镜技术均能获取组织学或细胞学标本进而给出病理学诊断,对疾病的诊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确保内镜病理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2]。而临床上在获取消化内镜病理标本后,一般由护士负责填写病理标本标签信息,医生负责将病理标本信息写入内镜报告中,两者间因工作流程、工作分工及沟通协调等原因,缺乏共同核对病理信息的时间,因此存在病理标签信息(姓名、病理部位、病理块数等信息)的错误,影响和延误病理标本结果,给临床疾病诊断和内镜中心形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受损。我科室自2017年7月正式启用打印病理标签后,对降低内镜中心病理标本信息的错误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 年 12月—2018 年12月在上海某三甲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实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69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28 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4例行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禁食、禁水执行标准率、肠道准备质量以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禁食、禁水执行标准率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肠道准备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对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策略有助于确保患者安全、提高肠道准备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改良型一体式胰管支架置入治疗胰管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因胰管狭窄,首次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胰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共200例,其中改良组(置入改良型一体式胰管支架)100例,传统组(置入传统胰管支架)100例。记录并分析手术一次成功率、胰管支架置入时间、医生及护士满意度评价及成本效益。结果改良组与传统组在一次手术成功率[100%(100/100)比78%(78/100)]、胰管支架置入时间 [(7.66±1.64)min比(34.11±15.32)min]、医师满意度[100%(100/100)比34%(34/100)]、护士满意度[100%(100/100)比23%(23/100)]及手术材料费[(5 817.12±548.09)元比(7 533.51±878.72)元]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改良型一体式胰管支架置入治疗胰管狭窄,在治疗效果及成本控制上均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