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沃思和德莱顿在《学习的革命》中提到:"全世界正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1]习和怎样思考"。心理学家也曾指出:"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教育的重心必须从掌握知识转移到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上来。近年来自主学习越来越引起学科教育领域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攀爬运动中四肢双关节肌的功能现象。方法:任选上海体育学院20名男生,抗自重、不限定姿势进行三种向上攀爬(爬绳、爬竿、引体向上)的运动实验。采用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法分析寻找攀爬运动的原动肌。对拍摄的攀爬时的双关节肌进行假设性标记和处理。制作以股直肌为代表的机械模型模拟活体功能。结果:(1)人体攀爬时,上肢伸肩屈肘,下肢屈髋屈膝,越往上攀,本能地屈髋屈膝越明显。(2)完成向上攀爬阶段中,上、下肢双关节肌的原动肌是:下肢的股直肌、股后肌群;上肢的肱二头肌长头、肱三头肌长头。(3)以假设图中的股直肌为例,近髋关节的肌腹激活程度随屈髋幅度加大,颜色越深,屈膝幅度加大,颜色越淡,伸展拉长程度也加大。其余三块肌肉具有相同结果。(4)通过机械模型验证,用力牵拉股直肌绳索,只能出现"屈髋伸膝",而不能达到"屈髋屈膝"的效果。总结:(1)攀爬运动中会出现屈肌产生伸的作用、伸肌产生屈的作用。(2)四肢原动肌与拮抗肌间的配合不仅存在于关节对侧,也存于同侧的一块肌肉上,即一段肌腹缩短而另一段肌腹伸展拉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的食指指频与传统手功能评定方法的相关性,探究食指指频作为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方法:27例脑卒中患者于康复治疗2周前后分别进行两手食指指频测试和Lind-mark手功能量表评定,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康复治疗2周后,患者两手食指指频和患手Lind-mark手功能得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前患者双侧手食指指频之和与Lind-mark手功能评分之和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60;治疗后指频之和与Lind-mark手功能评分之和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69。 结论:食指指频与Lind-mark手功能评分相关性较高,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价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正>自张汇兰教授(1952在上海体育学院创办了[1]《运动解剖学》专业基础课程以来,以老一辈解剖教师王汝泯、金季春等老教授为杰出代表,创造了以"关节为中心"的运动系统教学方法,突出了运动系统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应用,成为上海体育学院解剖教研室教学上最为鲜明的特色被传承下来,延用至今。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运动解剖教研室全体教师在传承前辈创造以"关节为中心"机能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指摆动频率(以下简称指频)应用于径赛运动员选材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81名短跑和长跑运动员(男运动员88名,女运动员93名),根据其运动等级再分别划分为优秀组(健将级和一级)和二线组(二级及以下),使用手指摆动频率仪测试运动员指频和反应时间,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优秀组男、女短跑运动员指频明显高于长跑运动员(P<0.01),二线组男、女短跑运动员指频高于长跑运动员(女子组P<0.01,男子组P>0.05);优秀组男、女短跑运动员反应时均快于长跑运动员(P<0.05),二线组男、女短跑运动员反应时与长跑运动员无显著差异(P>0.05)。优秀组男、女运动员指频与反应时相关系数分别为r=-0.7009(P<0.01)和r=-0.6325(P<0.01)。结果表明,指频应用于径赛运动员的动作频率选材存在一定可行性,但仍需在选材实践中通过追踪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6.
背景: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通过改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来预防跌倒,减少骨折等意外伤害的发生已经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重视。 目的:设计适合老年人的静态拉伸和下肢肌力相结合的运动方案并借以研究其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 方法:对28名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静态拉伸和下肢肌力训练,3次/周,60 min/次。训练前后分别用PRO-KIN 平衡仪进行睁、闭眼双脚站立静态平衡能力评估;用闭目原地踏步和反复坐起测试进行动态平衡能力和下肢肌力的评估。对比分析前后两次测试结果。 结果与结论:在睁眼状态下,锻炼前后的压力中心的X轴平均坐标、运动椭圆面积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左右方向平均运动速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闭目原地踏步测试脚触线时间和反复坐起时间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结果表明,静态拉伸与下肢肌力锻炼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可作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有效锻炼方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正>关节运动术语既可作为名词也可作为动词。当用于关节功能时,则可作为动词;而当关节运动停顿在某个位置上,所有动态术语就不再适用,因为它不能解释动静转换的静息位置。如我们走路上肢摆臂时的肩关节,向前摆动为屈,向后摆动为伸,屈和伸总有停下互换的时候,这个停顿位是屈还是伸?无资料解释。可以想见它既不是屈也不是伸,它是屈的终止,伸的开始;反之,伸到某个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本研究用臀肌长和下肢长比值、臀肌厚度与臀围比值来观察短跑、跳远运动员和普通人之间的臀肌形态差异,以及这两项指标与百米跑成绩的相关性,旨在为下肢爆发力项目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短跑、跳远专项国家二级以上男、女运动员共62名为专业组,普通同龄大学生61名为对照组,测量其下肢长H、下肢长C、臀围、臀厚、百米跑成绩。计算臀高比与臀厚比,分析运动员与普通人臀肌形态差异并研究其与百米跑成绩的相关性。结果 :专业组的下肢长H和C大于对照组,男生专业组的下肢长H、下肢长C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生下肢长的趋势和总体趋势一致;男生和女生的臀围和臀肌厚度2组之间均无差异。专业组的臀高比、臀厚比和百米跑的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生专业组与对照组的臀高比有差异,臀厚比无差异,百米跑成绩出现显著性差异;女生专业组与对照组的臀高比未出现差异,臀厚比和百米跑成绩出现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专业组臀高比和百米跑成绩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21、0.453。结论 :运动员较之于普通人其臀肌肌腹紧收,男运动员比较显著;运动员的臀肌相对肥厚,女运动员更为显著;臀高比作为下肢爆发力项目运动员的选材参考指标具有可行性,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上肢外周神经损伤患者双手的食指指频改变。方法:筛选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73例为损伤组,同时选取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双手食指指频。结果:损伤组的患侧手食指指频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另一侧损伤患者同侧手指频(P0.01);左侧外周神经损伤患者未受影响手食指指频低于对照组同侧手食指指频(P0.01)。结论:外周神经损伤患者患侧手运动功能下降,其健侧肢体运动功能部分下降,臂丛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损伤影响食指指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