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 1999年 4月 ,对 1例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患者 ,术中发生心搏骤停进行了及时抢救 ,复苏良好 ,现报道如下。1 病例  患者 ,女性 ,44岁 ,因子宫肌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一般情况尚可 ,术前检查心电图正常 ,术前用药肌注安定 10mg,阿托品 0 .5mg。于L2~ 3 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 ,向头方置管 3.0cm ,置管时稍感不畅 ,回抽无脑脊液。注入 1.5 %利多卡因 5ml,阻滞平面为T10 ~L1,10min后再经导管注入 1.5 %利多卡因 13ml,阻滞平面为T6~S3 ,开始手术后麻醉效果好 ,间隙30min后 ,又注入 1.0 %利多卡因加 0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定位技术应用于婴幼儿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12月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需进行PICC置管的婴幼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行PICC置管,固定导管后行X线摄片观察导管头端位置,并根据结果调整导管直至PICC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内。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置管,并在置管过程中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导管头端定位,使导管末端达到最佳位置(导管头端均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置管结束后行X线摄片确定导管头端位置。比较两组婴幼儿PICC的1次置管到位率、置管操作时间、操作满意度及置管后2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1次置管到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PICC留置2个月内导管异位、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及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定位技术应用于婴幼儿PICC置管,能提高1次置管到位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林友聪  李莉  丁燕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842-1842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慢性损伤性或退行性非菌性炎症。病因还不明确,其主要症状是肩部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甚至生活自理困难。本病病程长,痛苦大,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教导患者结合一些自我功能锻炼的方法,如爬墙、钟摆运动、毛巾体操、棍操等,但由于运动时疼痛较为剧烈,患者依从性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关节松动术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具有痛苦小,疗效好的特点,而肩关节自我关节松动术是依据关节松动术的理论和技术总结出来的自我功能锻炼方法。笔者对3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同时结合自我关节松动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丁燕红  王文峰 《中原医刊》2004,31(20):F003-F004
口腔颌面外伤是口腔科较常见的急症,我科近1年多来收治336例患者,经及时抢救,正确的治疗及周密的护理,无1例发生感染,死亡。现将我科自2001年1月~2002年8月收冶的336例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效果。方法:对32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并给予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30例治疗10 d后呕吐消失,平均住院时间13 d,2例治疗无效后经手术治愈。结论: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疗效满意,具有无创、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心肌力训练对轻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儿肌群肌力改善及Cobb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儿98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支具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核心肌力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肌群肌力改善情况、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观察组肌群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Cobb角、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儿采用核心肌力训练干预效果明显,可有效提升患儿肌群肌力水平,改善Cobb角,降低疼痛感,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朱雪莲  丁燕红 《全科护理》2021,19(26):3636-3640
从用药安全问题的迫切性、患儿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患儿用药差错现状、护士和家属参与患儿用药安全研究、患儿用药安全管理策略方面综述患儿用药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为提高患儿用药安全问题的认知、防范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用于婴幼儿PICC头端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80例需PICC置管的婴幼儿,根据是否采用超声心动图定位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方法行PICC置管,固定导管后行X线摄片观察导管头端位置,并根据结果调整导管直至PICC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内。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方法置管,并在置管过程中依据超声心动图用于导管头端定位,使导管末端达到最佳位置(导管头端均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置管结束后行X线摄片确定导管头端位置,分析比较两组的置管效果。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置管最佳长度的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PICC导管期间导管异位率、并发症如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有效引导婴幼儿PICC导管头端定位,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M液体敷料联合75%酒精消毒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过敏情况及置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诊的45例PICC置管患儿设为对照组,每次更换敷料时采用75%酒精消毒联合地塞米松原液喷涂;将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诊的45例PICC置管患儿设为研究组,每次更换敷料时采用75%酒精消毒联合3M液体敷料喷涂。比较2组患儿在置管后2周内敷贴处皮肤过敏情况、置管后2周各项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敷贴处皮肤过敏率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渗血、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3M液体敷料联合75%酒精消毒能降低PICC置管小儿敷贴处皮肤过敏率,延长置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骨科护理门诊的建立与实施效果。方法 成立儿童骨科护理门诊,为骨科患儿提供护理评估、健康宣教、功能锻炼和活动指导、伤口护理、出院延伸服务及医疗门诊转诊管理。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仅于医院骨科医疗门诊就诊的1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仅于医院骨科护理门诊就诊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对就诊的可及便利性、服务态度、情感支持、环境后勤、技术质量和疾病交流6个维度的满意度,并统计医师对骨科护理门诊的满意情况和骨科护理门诊2021年度工作量。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可及便利性、情感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对骨科护理门诊各方面的满意度均为100%。2021年骨科护理门诊总就诊447例,建档99例。结论 骨科护理门诊可满足患儿的专业服务需求,提供便捷服务,彰显护理价值,且已获得医师的认可。但由于护理门诊尚处于探索中,虽然患儿体验评分较高,但门诊量较少。骨科护理门诊需做优做足现有项目,并开创特色项目,拓展护士职能,提升护士自身素养,进一步提高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度和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