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降低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组建项目团队,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方法,列出转运过程中每个流程步骤及子流程,进行危急值计算及决策树分析,拟定行动计划与结果评价,对流程执行者进行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后实施转运。比较流程方案实施前与实施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患者转运过程中输液管滑脱或堵塞、血压下降、意外拔管、氧气供给不足、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运用HFMEA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可以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徐建芳  丁万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87+294-287,29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以传统方式转运患者1718例,设为对照组;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转运179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转运途中的意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意外发生率2.9%,接收科室满意率97.8%;对照组意外发生率26.7%,接收科室满意率79.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风险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调查青浦区二级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评价, 分析影响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信息。方法 应用修订的住院患者护理服务评估表对青浦区二家二级综合医院的1016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的总体满意度为92.26%;10项指标中位于前三位依次是服务态度、生活照护、入院宣教,排在后三位依次是保护隐私、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病区满意度得分高于未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病区。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强护士专科护理知识的掌握,拓宽护理知识面,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健康需求,进而提升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毕业护士职业道德认知的现状,为探讨适合新毕业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1届、2012届151名新毕业护士进行职业道德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8.7%的新毕业护士对护士职业道德规范一般了解,20.0%的新护士对护士职业道德规范不太熟悉,9.3%的新护士对护士职业道德规范不知道;新毕业护士对职业道德教育需求较为丰富。结论 对新毕业护士需采取多种途径及方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5.
应用品管圈实施患者跌倒管理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的"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中,将"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列为十大目标之一,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已经或正在把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通过调查新毕业护士对护理职业认知的现状,分析相关因素,为新毕业护士职业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7月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新毕业护士151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新护士对护理职业一般知识了解情况;新护士对临床护理工作内容了解情况;新护士对护理职业道德内涵了解情况.结果 67.5%及以上的新护士了解护理的对象,70.2%及以上的新护士了解护理工作的任务,50.3%及以上的新护士了解护士所承担的角色;60.9%及以上新护士了解临床护理工作的内容;43.7%及以上新护士理解护理职业道德内涵.结论 新毕业护士对护理职业的了解和认知存在偏差,应该加强新护士对护理职业认知相关知识的教育,进一步提高护理职业道德意识,全面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妇产褥期产后疲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管理产后疲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4—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乙等医院住院分娩后的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疲乏量表在产褥期始末两个时间点对产妇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产妇157例,产妇产褥期末产后疲乏总分均值(7.85±1.58)高于产褥期始产后疲乏总分均值(7.13±1.72)分(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家庭经济负担、产后出血、分娩方式均为影响产妇产褥期始产后疲乏的主要因素(P<0.05);生育史、近一周夜间醒来平均次数、分娩方式、年龄均为影响产妇产褥期末产后疲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产妇在产褥期阶段产后疲乏程度随着时间推移在加重,医护人员应结合产褥期始末产后疲乏的相关因素,在产妇住院期间及随后的出院随访中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预防、改善产后疲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入我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出院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中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有助于促进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