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极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体外具有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然而其体内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作用尚未明确。目的:建立大鼠下颌骨临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评价极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在体内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延法制备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经由电晕极化处理后使其获得良好且稳定的压电性能,表征极化前后生物膜的物理化学性能、电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在18只Wistar大鼠双侧下颌角制备直径4 mm的临界全厚骨缺损,随机分为3组(n=6),实验组植入极化生物膜,对照组植入未极化生物膜,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4,8周取材,采用Micro-CT扫描分析各组的骨形成量,采用组织染色观察各组骨形成情况。实验方案经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件号:第00225515号。结果与结论:①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极化后的表面形貌、水接触角、弹性模量及最大拉伸强度无明显变化,电学常数为-10 pc/N,表面电势为-83 mV;②细胞增殖-毒性检测结果显示,极化生物膜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未对细胞产生毒性反应;③术后4,8周的Micro-CT结果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区骨形成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④术后4,8周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骨组织愈合速度与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⑤术后4,8周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区的Runx2表达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⑥结果表明,极化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与体内促成骨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牙科全瓷材料的光学特性和激光穿透全瓷材料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选择两种光学特性不同的全瓷样品(Zenostar T、X-CERA TT)制成不同厚度的方块。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两种样品在不同厚度下的光透射率;将Er:YAG激光设定波长为2 940 nm,频率为15 Hz,脉宽为330 us,光斑直径为1 mm,照射全瓷瓷块样品5 s,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激光穿透样品前后的温度,计算其温度变化情况。结果 两种材料的光透射率都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加而下降,同等厚度的瓷块在200 ~ 780 nm波长光源照射下,Zenostar T与X-CERA TT的光透射率不存在明显差异;在780 ~ 2 500 nm波长光源,X-CERA TT样品的光透射率高于Zenostar T样品。Er:YAG激光能量从50 mJ逐级增加,至250 mJ,温度测量结果显示:Zenostar T和X-CERA TT全瓷样品测试温度分别升高5.01 ~ 56.5℃和3.67 ~ 34.4℃。在1 ~ 1.5 mm样品厚度区间内,随着Er:YAG激光照射能量增加后,Zenostar T样品的温度升高幅度均高于X-CERA TT样品(P< 0.05);样品为2 ~ 2.5 mm厚度时,Zenostar T和X-CERA TT样品的温度变化幅度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所有样品的光透射率及温度测试的结果均符合指数分布,但是两者之间不存在指数相关性。结论 Er:YAG激光穿透牙科全瓷材料后的温度变化与该材料光学透射性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