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9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目的介绍一种以筛前动脉为血管蒂的鼻腔外侧壁黏膜瓣应用于额窦后壁缺损修复重建的新方法,并总结其疗效和初步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带蒂鼻腔外侧壁黏膜瓣修复15例额窦后壁脑脊液鼻漏病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2~51岁,平均年龄32岁,均为外伤引起的颅底骨折、术前均经过至少1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脑脊液鼻漏患者。采用内镜下DrafIIB型额窦开放+上方带蒂的鼻腔外侧壁黏膜瓣进行颅底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重建成功,术后1个月拔除填充物后无脑脊液鼻漏发生,随访1~3年,无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发生,额窦及上颌窦均引流通畅,上皮化好。主要副反应为鼻腔干燥结痂。结论以筛前动脉为血管蒂的鼻腔外侧壁黏膜瓣取材方便,应用于额窦后壁颅底缺损修复疗效满意,该术式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眶底壁和眶内壁双壁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例实施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眶底壁和眶内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3例患者复视症状消失,眼球内陷完全矫正,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采用内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眶底壁和眶内壁的眼眶双壁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鼻内镜下纽扣式鼻中隔黏软骨膜一软骨瓣修复颅底硬脑膜缺损的方法,总结其疗效,并探讨其应用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纽扣式鼻中隔黏软骨膜-软骨瓣鼻内镜下修复颅底肿瘤手术后硬脑膜缺损病例16例,其中嗅神经母细胞瘤5瘤,颅咽管瘤2例,垂体瘤5例,脑膜瘤3例,生殖细胞瘤1例。依据颅底缺损范围的大小,设计鼻中隔取材组织瓣的切取范围,将一侧的部分黏软骨膜及软骨作为整体一并切下,对组织瓣进行修整并环形缝合防黏骨膜撕脱,利用软骨自身的弹性将软骨完全嵌入缺损骨壁的内层,而将黏软骨膜平铺于缺损骨质的外壁,从而形成一种夹层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重建成功,无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发生;5例嗅母细胞瘤和1例生殖细胞瘤患者术后辅助放射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其余病例随访6个月至5年,均未发生脑脊液鼻漏及颅内感染。结论鼻内镜下经鼻入路采用纽扣式鼻中隔黏软骨膜-软骨瓣修复颅底肿瘤术后硬脑膜缺损是一种可靠的颅底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4.
天然多酚类化合物酮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和药理学活性。最近研究发现,酮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保护作用,其中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血栓性疾病。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主要涉及抗氧化,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以及舒血管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放疗)后颅底软组织坏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2019年收治的7例鼻咽癌放疗后颅底软组织坏死且不合并骨组织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45~80岁,中位年龄54岁。分析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7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头痛7例;听力下降7例;长期鼻部恶臭5例;反复鼻出血2例。7例患者术前均行颅底高分辨率CT、MR以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7例患者高分辨率CT检查可见鼻咽部软组织病灶,骨皮质完整,颅底软组织病灶与颅底骨面交界处可见小气泡影;MR、MRA检查显示鼻咽部为广泛炎性反应改变,6例可见鼻咽旁不规则坏死腔,病变中心无强化,周围软组织水肿。所有病例均采用全身麻醉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坏死组织的治疗方式。7例患者均行鼓膜切开置管术;5例行部分或全切患侧咽鼓管软骨段;1例同时行全组鼻窦开放术。7例患者均在围手术期进行抗炎等对症处理,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观察记录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7例患者手术清除的鼻咽颅底坏死组织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坏死软组织及坏死的软骨组织,无肿瘤复发。全部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包括:听力提高7例;头痛消失5例,头痛缓解2例;鼻部恶臭消失4例,减轻1例。随访期间5例存活,2例死亡。2例未切除咽鼓管的患者中1例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鼻咽坏死灶,之后死于鼻咽大出血;1例术后6个月出现严重颅内感染导致死亡。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颅底软组织坏死诊断需依据患者的放疗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颅底高分辨率CT、MR、MRA对于诊断非常重要,早期积极采用内镜下大范围坏死灶清除同时根据咽鼓管软骨受累情况行咽鼓管软骨的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是治疗放疗后颅底软组织坏死的有效手段,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总结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影像学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为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前瘘点的影像学定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鼻窦颅底高分辨CT(HRCT)和核磁共振(MRI)水成像检查。术前分析其影像学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并结合术中情况证实其瘘点位置。结果 48例患者术前经影像学瘘点判断并经手术证实瘘点位于筛板20例(41.7%),蝶窦外侧隐窝16例(33.3%),筛顶8例(16.7%),额窦后壁2例(4.2%),斜坡2例(4.2%)。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存在明显不同,间接征象如左右侧不对称,引流通道水肿,窦腔黏膜增厚和积液征可以用于寻找瘘点。瘘口在影像学上根据直接征象颅底骨质缺损的诊断符合率为66.7%,而联合应用CT与MRI水成像根据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联合应用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影像学的间接征象对于术前准确判断瘘点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与医学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加强医学高等教育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可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等开展思政教育。本文通过挖掘耳鼻咽喉科特色的思政元素,应用“引导启发式”互动教学等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听力辅助技术》课程,初步探索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的途径,为深度挖掘提炼耳鼻咽喉科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提供参考,旨在让医学生在耳鼻咽喉专业课程中树立积极正确的“四个认同”、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一定的未来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utritimal risk screeing 2002,NRS 2002)评估喉癌患者术后营养风险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NRS 2002量表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喉癌手术211例患者行术后营养风险筛查,应用卡方检验分析喉癌患者的营养风险比例和喉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营养风险的关系。 结果211例喉癌患者中88例(88/211,41.7%)有营养风险;I/II期患者中4例(4/25)有营养风险,III期患者中56例(56/146)有营养风险,IV期患者中28例(28/40)有营养风险,提示临床分期较晚者营养不良风险比例明显升高(χ2=24.12,P<0.05);211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者32例,其中28例有营养风险(28/88,31.2%),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者4例(4/1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07,P<0.01);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者18例,其中有营养风险者出现并发症者15例(15/33,45.5%),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出现并发症者(3例,3/10,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03,P<0.05)。结论喉癌术后患者中较大一部分存在营养风险且与肿瘤临床分期相关,有营养风险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且全喉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营养不良风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教学查房是住培医生规范化培训阶段中获取临床实践能力及知识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耳鼻咽喉科亚专科耳科教学查房为例,采用"逐级评价"教学法,让3个年级住培医生成为教学查房的主体进行逐级评价,同时充当"教"与"学"的角色,充分发挥住培医生的学习主动性及自省自强能力。教学查房后住培医生的理论成绩优于查房前,且出科实践考核成绩良好。同时,此种教学查房方式获得了住培医生的肯定。教学查房后进行教师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查房质量,从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出发,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