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在临床上较少见,可引发致命性的鼻出血.如能及时诊断、治疗,疗效良好.我院自2000年共收治了2例因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而致反复鼻衄的病人,皆痊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7例鼻腔大出血患者,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9岁。其中10例为颅脑创伤后6d-3个月突发鼻腔大出血;余7例均为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后鼻腔大出血,6例发生于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后1周左右,1例出现于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后3d。17例均经股动脉穿刺置管行双侧选择性颈内和颈外动脉血管造影诊断为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其中14例经8F导引管置入Magic-BD导管,采用可脱式球囊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及颈内动脉,或经5F造影导管送入金属弹簧圈闭塞同侧颈内动脉。1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应用可脱性弹簧圈直接栓塞动脉瘤。余2例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健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由患侧颈内动脉供血代偿,而椎-基底动脉系供血不能代偿。全身麻醉经翼点入路于显微镜下行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及颈内动脉破口修补手术。结果15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者,均一次性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及颈内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消失,双侧大脑半球供血代偿良好。2例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动脉瘤并修补颈内动脉者,手术后1周全脑血管造影可见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消失,患侧颈内动脉通畅良好。6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再发生鼻腔大出血,无一例出现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出血的首选方法。血管内治疗技术可直接栓塞动脉瘤或闭塞载瘤动脉,达到止血目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对侧颈内动脉已经完全闭塞,椎-基底动脉代偿不完全者,应选择显微外科手术修补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4.
覆膜支架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覆膜支架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覆膜支架治疗5例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并于3个月后对2例患者进行DSA复查。结果5例病人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动脉瘤不显影,载瘤动脉通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覆膜支架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伴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报告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伴蝶窦内假性动脉瘤5例,均采用血管内可脱球囊栓塞治疗,效果良好。迟发,反复发生的严重鼻衄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文中就本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儿童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评价其覆膜支架血管内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3例儿童颈内动脉瘤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覆膜支架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人均经CTA或DSA随访2-4年无再出血,临床治愈。结论由于儿童血管顺应性好,覆膜支架血管内栓塞治疗成功率高,目前是儿童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对颅底骨折引起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4月11月收治颅底骨折并发假性动脉瘤5例,2例为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漏,3例为单纯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均采用介入治疗。结果 5例均治愈,未发生死亡及脑梗死。结论 颅底骨折时应注意有无脑血管并发症的存在,尤其是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是其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20岁。20h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受伤时神志清醒,伤后13h突然右侧鼻出血,出血量1500~2000ml,收缩压降至约70mmHg,经当地医院输血、输液、纠正休克后于2000年9月12日转入我院。查体:神清,血压100/70mmHg,脉搏100次/min,血红蛋白7.0g/L。左颧部皮肤擦伤,右侧鼻孔陈旧血痂,神经 相似文献
11.
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是颈部与颅底损伤的罕见并发症,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因不宜直接手术,传统的治疗是间接手术,疗效不可靠。微弹簧圈栓塞技术自八十年代起应用于临床,已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就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微弹微圈栓塞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颅底骨折合并颈内动脉床突下段假性动脉瘤极为少见,常因严重出血丧生。Detens于1870年首次报告,至1979年国外文献共报告110例。国内仅有个别报道。我们治疗成功1例,经2年半随访,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患者 男,43岁。1982年2月21日因车祸右额受伤,鼻流血,昏迷约1小时,诊断颅底骨折。1月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使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与瘘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1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和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资料,均采用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 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病变完全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术后死亡2例;其余14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恢复正常工作,DSA或CTA随访未见复发,但1例放疗病人出现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慢性闭塞。结论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与瘘成功率高,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解放军第四二五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例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手术方法。1例海绵窦段动脉瘤行颈动脉血流阻断试验(Matas试验)后,行颈外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及动脉瘤孤立术,10例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3例行假性瘤颈加固或夹闭术。
结果手术切除获取假性动脉瘤标本3例,病理学检查显示为大量血栓及机化物,无弹性纤维或平滑肌细胞等正常血管壁成分,符合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出院时GOS评分5分6例,4分4例,3分4例。14例患者随访了6个月至6年,其中10例DSA或CTA检查显示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所有被随访的患者均未再出血。
结论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特殊动脉瘤,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术前需充分认识到假性动脉瘤的特点,了解颅内血管的代偿情况。充分认识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并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6岁,因"右下肢无力6 h"于2008年3月19日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体检:血压16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右下肢肌力Ⅳ级,其余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床突旁动脉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患者的 34个床突旁动脉瘤 ,其中破裂性动脉瘤 10个 ,未破裂性动脉瘤 2 4个。显微手术夹闭 10个动脉瘤 ,血管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 18个动脉瘤 ,保守观察 5个动脉瘤 ,另 1个为巨大动脉肿瘤 ,患者造影后死亡。参照Al Rod han的标准 ,Ia型 6个 ,Ib型 9个 ,Ⅱ型 8个 ,Ⅲ型 6个 ,Ⅳ型 5个。从治疗后血管造影、临床结局和影像学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栓塞治疗 18个动脉瘤术后造影完全栓塞 14个 ,次全栓塞 4个。显微手术夹闭 10个动脉瘤 ,术后造影均完全夹闭。出院时GOS临床结局评分 ,恢复良好 2 0例 ,轻度致残 7例 ,严重致残 2例 ,1例巨大动脉瘤患者脑血管造影后突发脑疝死亡。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床突旁动脉瘤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载瘤动脉的直径和累及病变血管的长度选择合适尺寸的Willis覆膜支架。术后对所有患者常规行头颅Dyna-CT复查和支架重建。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复查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判断动脉瘤是否复发;同时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判断患者预后。结果15例患者中,12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Willis覆膜支架;另3例置入Willis覆膜支架后存在"内漏",其中1例行1次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2例术后连续1~2个月辅助压迫病变侧颈动脉。术后即刻DSA显示,所有患者的血管重建成功,假性动脉瘤均消失。术后1例患者因重型颅脑创伤死亡,其余14例术后复查Dyna-CT均未见新发脑梗死和脑出血。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4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5.4±1.6)个月(3.0~8.0个月)。术后3个月,14例患者的mRS评分为,1~2分10例,3分4例。随访期间,12例患者获得DSA随访,至末次随访均未复发,其中2例存在"内漏"的患者于术后4个月随访时"内漏"消失。结论初步推测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可能是理想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BA)CT三维血管重建(CTA)的诊断价值及形态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4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先后行CTA及DSA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经平扫CT诊断为自发性SAH,其中6例经DSA确诊为颈内动脉BBA.该6例患者中4例在DSA检查之前即经CTA确诊,未经CTA确诊的2例患者中1例后虽经DSA检查明确,但回顾分析CTA仍未发现明确病变.全部6例患者均经血管内支架治疗,术后均单纯经DSA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3个月(6~18个月).4例患者复发并再手术. 结论 当自发性SAH经CTA检查未发现明确原因时,有必要进行详细的DSA检查,以除外是否存在颈内动脉BB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用介入栓塞的方法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方法对2例颅脑外伤合并严重鼻出血的患者进行DSA造影,证实有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并且经脑动脉环侧枝功能检测显示功能良好,均给予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2例患者假性动脉瘤栓塞完全,栓塞术后脑血管造影显示脑动脉环侧枝功能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DSA透视下介入栓塞治疗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