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CT三维重建 (three -dimensionalCT ,3DCT)可以清楚显示病变部位的立体形态 ,帮助临床医师直观地了解病变部位的解剖结构。本文通过对 10例正常鞍区和 10例鞍区病变二维CT( 2DCT)及 3DCT的比较 ,讨论 3DCT的应用价值及其重建技术。1 材料与方法本组共 2 0例 ,男 9例 ,女 11例 ,年龄 1863岁 ,平均年龄 36.2岁。其中 10例为正常鞍区 ;10例鞍区病变包括垂体瘤术后 6例、鼻咽癌颅底破坏 1例、鞍区骨折 2例及鞍旁异常钙化团块 1例。检查使用西门子SOMATOMHiQSCT机 ,鞍区骨折 2例采用轴位扫描 ,… 相似文献
4.
头部外伤较为常见,常发生骨折,颧骨弓因位置较表浅、突出、最易累及。颧骨弓骨折引起的面部畸形患者,常要求进行整复美容手术。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对颧骨弓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整复美容手术进行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对18例颧骨弓骨折的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随着螺旋CT的推广,三维成像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大,颅面骨骨折三维成像应用国内已有报道。该技术以先进的扫描技术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提高了颅面部骨折的诊断准确性。笔者回顾分析了本院23例颅面骨骨折患者临床、影像资料、探讨SSD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联合自动管电流技术在降低头颅CT扫描辐射剂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头颅CT扫描的100例患者,分成两组:A组50例,采取常规剂量扫描(管电压120kVp,管电流350mA),采用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BP)进行图像重建;B组50例,采取自动管电流技术(管电压120kVp,管电流100~400mA,噪声指数4),采取30%ASIR进行图像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及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全部图像由一位影像医师进行主观评价。在双侧基底节层面测量两组患者正常脑白质、脑灰质核团及脑脊液的CT值,兴趣区面积为10~20mm2。结果:两组患者CTDI、DLP及SSDE比较,B组均较A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两组脑白质、脑灰质及脑脊液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颅CT检查中,与常规FBP相比,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30%ASIR)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CT值测量没有影响,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探讨头颅CT检查在新兵体格复检中的价值和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某部2482名体格复查新兵的头颅CT结果。结果 检出颅内病变共224例(阳性率9.03%)。其中颅内蛛网膜囊肿110例(阳性率4.43%),透明隔间腔或囊肿63例(阳性率2.54%),副鼻窦炎21例(阳性率0.85%),脑内非生理性钙化19例(阳性率0.77%),脑室系统发育异常5例(阳性率0.20%),脑软化灶3例(阳性率0.12%),颅内肿瘤2例(阳性率0.08%),颅骨骨瘤1例(阳性率0.04%)。结论 头颅CT检查能有效排查出新兵头颅内病灶,为降低伤病残率奠定基础,建议列为新兵体格复查项目。 相似文献
9.
10.
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X射线CT检查在医院临床普遍应用,但对CT检查的优缺点不甚了解、迷信CT、盲目做CT检查、滥用CT检查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因此CT检查的正当化问题,日益紧迫地摆在了临床及CT医生面前。现将福建省长乐市医院自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底所做的且例数最多的头颅CT(共计7807例)做一分析,来讨论有关头颅CT检查的正当化问题。自1996年元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止,头颅扫描总例数7807例。其中1996年1776例,1997年2650例,1998年3381例。平均年增长率1364%。最大年龄90岁,最小为14d。1~14岁年龄组963例,15~60…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SCT及3D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02年7月1日我们对18例创伤性患者进行普通X线摄片、SCT及3D重建检查,对图像进行定性和分型。结果:18例患者中,X线检查3例阴性者被SCT重新定性;由SCT分型的15例骨折患者中,三维重建后,4例被重新分型,且与关节镜所见一致。结论:SCT及三维重建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及分型准确率,从而说明其在诊断上更具有准确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节段重建技术在急症头颅CT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螺旋CT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图像重建技术的种类和功能很多,其中节段重建技术在全身各部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尤其在头颅急症病人方面。节段重建是螺旋CT重建技术中的一个新方法。采用原模糊图像的不同时间段的扫描数据进行2~6个不同节段的图像节段重建,再取其最清晰的图像用作诊断,无需重复扫描就能清晰显示原有图像,为抢救病人提供快速而正确的CT诊断结果,从而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本组50例病人中,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龄20~40岁,均为头颅外伤病人。全部病人均采用美国GEHispeedCT/i…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在行喉部三维成像时的注意事项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r refomlatted,MPR)和表面覆盖技术(shaded surface display),在喉部疾病中的应用。在行喉部三维重建时务必要有良好的原始数据,即薄层、螺旋扫描、足够的X线剂量及数字信息,扫描层面与声带平行,范围从会厌软骨至环状软骨,平静呼吸和发“依”声时分别扫描,以观察声带运动情况和病变范围。结果:显示三维成像有利于对喉部疾病的观察。结论:三维成像是螺旋CT的常用功能,在喉部疾病诊断中具有非创伤性,操作简单,对临床帮助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永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8,9(4):270-271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脑外伤。由于颅内出血,脑压升高,易形成脑疝,应即时行开颅术。术后的颅骨不整,既不能有效地保护脑组织,又影响美观,所以多数患者要做颅骨修补。螺旋CT三维重建可立体多角度展现颅骨与其相邻结构的解剖关系,直接显示骨折特征,使临床医生能容易地判断病变的程度和范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顾美芳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6,(6):33-34
目的:通过改变不同的扫描参数,不同的扫描方法及重建技术,提高颅底平面影像质量及诊断质量。方法:将收集的80例颅脑CT检查的病人(包括脑干、小脑出血、听N瘤、脑膜瘤、三叉N瘤、面N瘤等),分观察组和调整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扫描条件,将得到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较调整组的图像,其背景噪声大,空间分辨率低,伪影多。结论:根据不同的病变,通过改变扫描参数及扫描方法可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及清晰度,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4例髋臼骨折患共24个髋臼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扫描数据经薄层重建,行髋臼三维重建处理,三维重建图像与手术所见相对照。结果 在手术的15例髋臼中,髋臼三维图像与手术中骨科医师所见完全一致。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手术计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20.
螺旋CT三维及四维成像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中三维及四维CT重建技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并通过多平重建法(MPR),三维表面遮盖法(SSD)及容积重建技术(VRT)观察损伤细节,对骨折进行临床分型。其中11例术后进行内固定复位及关节置换的疗效观察。结果:32例中MPR,SSD显示骨折28例,有4例未显示全部骨折线;SSD显示骨折立体效果优于VRT,对明显移位旋转的骨折显示清晰。VRT显示全部骨折,且在显示骨折细微结构和无移位骨折方面优于SSD,并可立体直观显示术后固定位置及复位效果。结论:螺旋CT,MPR,SSDVRT技术是诊断髋臼骨折的有效手段,对诊断复杂性髋臼骨折应作为首选,VRT技术对髋臼骨折手术方案制定及术手疗效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