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暴力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自尊和社交自尊的特征及相关性。方法 纳入 2014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966 例,其中487 例暴 力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作为研究组,479 例非暴力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自尊量表 (SES)、德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TSBI)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SES 总分[(22.48±4.07)分] 高于对照组[(21.48±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7,P<0.05),研究组TSBI总分[(45.01±5.72)分] 低于对照组[(46.02±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9,P < 0.05)。Pearson 分析显示,SES 得分与 TSBI得分呈正相关(r=0.125,P < 0.01)。结论 暴力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较非暴力精神分裂症监护 人自尊高,社交自尊低。监护人自尊与社交自尊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与幸福感的相关特征.方法 选取河北省荣军医院180例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结果 (1)EPQ的P维度、N维度与GWB呈负相关(r=-0.199,-0.381;P<0.01),E维度与GWB呈正相关(r=0.267,P<0.01);(2)GWB与PANSS总分及各因子、ITAQ均无相关性(P>0.05);(3)EPQ的E维度与PANSS总分、阴性因子及一般病理因子呈负相关(r =-0.282,0.267,-0.234;P<0.01),与其他因素无相关性(P>0.05);EPQ的P、N维度与PANSS总分及各因子、ITAQ均无相关性(P>0.05).影响幸福感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N、E维度进入方程:GWB=110.09-0.473×N+0.454×E.结论 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与幸福感密切相关,并分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广泛及深入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烟台市三所高校采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从不同专业年级学生中筛选出成瘾组90例和对照组100例,然后把成瘾组和对照组集中起来统一进行SCL-90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T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问卷测试。结果成瘾组大学生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积极应对方式因子分与SCL-90各因子分分别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因子分与SCL-90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初中生独生子女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为初中生独生子女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新乡市某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抽取500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青少年攻击性问卷(AAQ)和家庭环境量表(FES)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46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4%.结果 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量表中亲密度、知识性、独立性、娱乐性等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3.81,P均<0.05).亲密性、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均与独生子女攻击总分呈负相关(r=-0.47~-0.27,P均<0.05),矛盾性与独生子女攻击总分呈正相关(r=0.50,P< 0.01).家庭环境量表中的矛盾性、成功性二因子对初中生独生子女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均< 0.05);组织性对初中生独生子女的攻击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P<0.01).结论 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能降低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行为,矛盾性可能增加其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及其相关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某综合性大学和某医科大学共2所大学抽取659名被试,使用自编网络行为偏好调查问卷、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交往焦虑量表(IA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査。结果男性大学生CIAS总评分、时间管理、网络成瘾戒断症状、强迫性上网评分均高于女性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7.51,P均0.01)。男性大学生每周上网总时间多于女性大学生(t=4.64,P0.01),男性大学生更多使用网络游戏进行娱乐(t=5.77,P0.01);女性大学生CES-D总评分、SSRS总评分高于男性(t=-5.11、-2.39,P均0.05)。结论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抑郁、社会支持存在性别差异,可能是男性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高于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及其对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在吉林某大学内,以班级为单位,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86名大学生,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CSMPATS)进行评定。结果 (1)大学生EPQ中内外向维度(E)评分为(12.63±4.10)分,属于倾向外向型;神经质维度(N)、精神质维度(P)评分分别为(12.96±5.00)分、(6.04±3.12)分,均为中间型;(2)大学生人格N维度(t=-2.42、2.02,P均0.05)、P维度(t=6.10、-3.98,P均0.01)在性别和专业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率为34.13%,年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8,P0.01);(4)大学生人格N维度(β=0.24,t=5.83,P0.01)、P维度(β=0.19,t=4.53,P0.01)均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并能解释后者变异的12%。结论大学生人格特质总体良好,手机成瘾倾向率处于中等以下水平,N、P维度对手机成瘾倾向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抑郁自评高分者的团体归因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团体归因训练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对3组研究组进行团体归因训练,比较训练前后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归因方式问卷(ASQ)和自尊量表(SES)的得分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学生训练前后的文字描述及抑郁程度(t=7.17,P〈0.001)、归因方式(t=-5.66,P〈0.001)及自尊(t=5.00,P〈0.01)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问卷前后所测差值间差异显著:抑郁得分差值比较(t=4.98,P〈0.001),归因方式(t=-5.31,P均〈0.001),自尊(t=3.74,P〈0.01)。结论:抑郁的团体归因训练在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绪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男性新兵的自尊特点,以及自尊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方法 运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1 936例男性新兵进行积极心理品质评估问卷(PMCS—R)和自尊量表(SES)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t=-3.081,P<0.05)、文化程度(F=18.239,P<0.05)和生源地(t=-2.041,P< 0.05)新兵的自尊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了年龄、文化程度和生源地后,自尊与积极心理品质呈正相关(r=0.386~0.543,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心理品质中勇气、超越和智慧能显著正向预测自尊(F=315.144,P<0.05),可解释新兵自尊总变异的32.9%.结论 积极心理品质能预测男性新兵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藏族首发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特点,并与汉族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人格因素与 藏族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关联。方法 选择藏、汉族首发抑郁症患者各60 例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 Link 病耻感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在Link 病耻感量表中,藏族患者的退缩因子分 高于汉族患者[(2.45±0.25)分,(2.33±0.24)分;t=-2.082,P< 0.05];在大五人格量表中,藏族患者神经 质因子分低于汉族患者[(3.16±0.51)分,(3.79±0.64)分;t=2.153,P< 0.05],外倾性因子分高于汉族患 者[(2.78±0.63)分,(2.22±0.68)分;t=2.747,P< 0.05]。在藏族患者中,大五人格的开放性因子分与歧 视-感知量表、情感体验量表的得分呈负相关(r=-0.337、-0.311,P< 0.01),而严谨性因子分与两者呈正 相关(r=0.404、0.375,P<0.01),同时神经质因子分与歧视-感知量表的得分呈正相关(r=0.305,P<0.01)。 结论 藏族首发抑郁症患者有异于汉族患者的病耻感特点,并受人格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验中文版社会影响量表应用于我国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信度和效度,为评估脑 卒中患者的病耻感提供有效工具。方法 在陕西省西安市某三甲医院康复医学科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 抽取2018 年4—9 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70 例,应用中文版社会影响量表进行病耻感调查。采 用鉴别度、变异系数法、相关性分析法对量表条目进行分析,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内容效度指数、分 层面探索性因子分析,分别评定量表的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用于测量社会影响量 表与日常活动能力、自尊、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共发放17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4 份,回收有效 率96.5%。社会影响量表能够鉴别高分组和低分组(P < 0.01),量表各条目变异系数均> 15%,量表各 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739~0.875(P< 0.01),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25~0.738 (P< 0.01)。分层面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最终保留18 个条目,各维度提取1 个公因子,每个公因子方差 贡献率均达到45%以上,最终各维度所包含的条目不少于3 个,且因素负荷量均> 0.60。量表各条目水 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875~1.000,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44。经过修正后的社会影响量表由4 个 维度、18 个条目组成,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908,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 0.711、0.662、0.840、0.777,各条目相关系数为0.457~0.783(P < 0.01),各维度相关系数为0.749~0.867 (P<0.01)。修订后的社会影响量表得分与日常活动能力、自尊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8、-0.309, P < 0.01),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537,P < 0.01)。结论 修正后的社会影响量表具有较理想的信度 和效度,可用于我国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测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通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Young网络成瘾问卷(IAII)、艾森克人格量表(EPQ)、自尊量表(SES)对南通市区3 50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①南通市青少年上网率92.14%,男生上网率高于女生(P<0.05);网络成瘾现患率3...  相似文献   

12.
南通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南通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及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Young网络成瘾问卷(IAII)、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分层、随机抽样收集的3400例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实际人数比为3∶2∶1.结果 (1)南通市青少年上网率92.14%,男生高于女生(P<0.05);(2)网络成瘾现患率3.29%,男生高于女生(P<0.01);(3)初中生和高中生网络成瘾的现患率明显高于小学生 (P<0.01);(4)学习成绩差的网瘾率明显高于成绩较好和成绩中等者(P<0.01);(5)成瘾组的EM-BU父母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成瘾组(P<0.01),而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分非成瘾组显著高于成瘾组(P<0.01).结论 南通市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成瘾测查表、Beck焦虑量表(BAI)和Beck抑郁问卷(BDI)对74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据网络成瘾测查表总分≥40分者纳入网络成瘾组(成瘾组)172名,〈40分纳入非网络成瘾组(非成瘾组)574名。结果: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23.06%。成瘾组以男性为多(P=0.000);上网目的以聊天和玩游戏为主(P=0.000);上网地点多在校外(P〈0.05)。成瘾组BAI和BDI评分平均分别为(29.90±8.43)分和(14.05±9.72)分,均显著高于非成瘾组(25.37±5.32)分和(7.83±6.58)分(P〈0.001)。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焦虑和抑郁是网络成瘾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差于非网络成瘾者;具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大学生更容易形成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迁移相关因素对上海外来学生自尊、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上海浦东一所中学初中部612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的一般人口学问卷、迁移因素调查问卷、自尊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25.8%外来学生来沪时间不足3年,3.7%经常感受到歧视,55.0%对上海和老家都表示喜欢,40.5%对未来感到不确定。(2)自豪感、对转学政策的态度与抑郁水平呈负相关(P〈0.01),转学政策对学习的影响、歧视感受、融入态度与抑郁水平呈正相关(P〈0.01);自豪感、本地话掌握程度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P〈0.01),融入态度、歧视感受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P〈0.05,P〈0.01)。(3)歧视感受、对上海话有自豪感、上海话重要程度、上海话掌握程度进入自尊的回归方程(P〈0.05,P〈0.01);歧视感受、对上海有自豪感、政策影响学习进入抑郁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迁移因素与外来学生自尊、抑郁水平密切相关,歧视感受、对上海的自豪感是预测其自尊、抑郁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199例网络成瘾中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初中、高中和职校的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征。方法首先采用问卷筛选和老师、家长推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网络成瘾者可疑样本,然后采取临床访谈形式,以Beard改编的Young诊断标准结合功能受损程度,诊断出网络成瘾中学生199例,最后使用精神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DAWBA),得到网络成瘾学生心理问题情况。结果 199例网络成瘾中学生中65例(33.7%)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男生32.5%存在心理问题,女生为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网络成瘾初中生共存心理健康问题者多于高中和职校生(χ^2=17.22,P〈0.01);网络成瘾中学生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检出率为20.6%,其中,男生ADHD检出率高于女生(分别为23.8%,7.7%;χ^2=4.94,P=0.03);而特殊恐惧、强迫、广泛性焦虑的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结论网络成瘾中学生存在明显的共存心理健康问题现象,其中,男性网络成瘾者最常见的是ADHD,而女性网络成瘾中学生常见的是焦虑性障碍。  相似文献   

16.
背景网络成瘾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学业以及社会功能,但评估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仍有不足。目的探讨温州地区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评的三维人格问卷(T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TPQ)和陈氏网络成瘾量表(Chen Internet Addition Scale,CIAS)对温州市多所大学或职业学校的6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48名学生达到陈氏网络成瘾标准(64分及以上可确认为网络成瘾),并与649名非网络成瘾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温州地区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6.9%(95%CI=5.1%~9.1%),与非网络成瘾者相比,网络成瘾者更可能为男性、汉族、物质使用史(主要是烟草和酒精)和职业学校学生。网络成瘾者TPQ中的寻求刺激性[17.9(1.2)比13.0(1.6),t=16.75,p<0.001]、躲避伤害性[17.2(1.9)比14.6(1.1),t=15.14,p<0.001]两维度分值高于对照组,奖赏依赖性[14.6(1.4)比18.3(1.7),t=-7.64,p<0.001]维度分值低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网络成瘾最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为汉族(OR=5.52,95%CI=2.00~15.32),、男性(4.40,1.97~9.81)和物质使用(1.08,1.02~1.15);校正其他变量后,人格变量与网络成瘾无相关性。结论温州地区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与国内其他地区接近。采用TPQ评定的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非成瘾大学生有统计学差异,但控制性别、民族和物质使用变量后,两组的人格特征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医学生不安全感心理、儿童期虐待、人格、家庭关系、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医学院262例医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 FFI- 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 BREF)、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进行现场测试,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 7.0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儿童期虐待对不安全感、人格和家庭关系有直接影响(Sβ=0.255,-0.189,0.285;P <0.01);家庭关系对不安全感、人格有直接影响(Sβ=0.220,-0.221; P< 0.01);人格对不安全感、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有直接影响(Sβ=-0.295,P<0.05;Sβ=0.598,P<0.01);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对不安全感有直接影响(Sβ=-0.524,P<0.01);家庭关系、人格、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调节儿童期虐待对医学生不安全感的影响.模型Ⅱ的拟合指数为x2/df <3.000,P>0.05,RMSEA=0.050,PGFI=0.612、PNFI=0.655、PCFI=0.717,均大于0.500,GFI=0.956、AGFI=0.931、NFI=0.909、RFI=0.873、IFI=0.995、TLI=0.992、CFI=0.995,均大于0.900,模型拟合良好.结论 家庭关系、人格、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调节着儿童期虐待对医学生不安全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学习压力感特点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习压力感的特点,为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对369名大学生进行施测,运用SPSS11.0for windows XP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大学生学习压力感受性七个维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学习前景压力、学业竞争压力、学习成效压力、学习气氛压力、课业负担压力、学习条件压力及家庭期望压力;(2)在家庭期望压力感维度上,大一、大三年级的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P〈0.05);(3)女生在学习前景压力、学业竞争压力、学习成效压力和学习气氛压力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5,P〈0.01,P〈0.001);(4)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P〈0.05,P〈0.01,P〈0.001);(5)除“学习气氛压力”外,志存高远和悲观失望型大学生在其余六个维度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安于现状型大学生的得分(P〈0.05,P〈0.01,P〈0.001);(6)家庭条件较富裕的大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的低于家庭条件一般和较贫穷大学生(P〈0.01,P〈0.001)。结论大学生学习压力感的年级差异不显著,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学习压力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不同性别、志向水平、家庭条件的大学生在学习压力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述情障碍与自杀倾向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贝克绝望量表(BHS)以及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男生在因子3分上显著性高于女生(P<0.05),不同年级、学习成绩、家庭来源的大学生在TAS总分及3个因子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独生子女的TAS总分、因子1、因子3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自杀倾向大学生TAS总分、因子1、因子3得分均高于无自杀倾向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BHS总分与TAS总分及因子1、因子2、因子3都显著正相关(P<0.01,r=0.08~0.33);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BHS总分、年级、动机丧失、成绩、独生子女5个变量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在校大学生述情障碍和自杀倾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后某学院灾区籍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以四川某学院362例汶川地震灾区籍学生为研究对象,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结果 灾区籍大学男生、城市学生多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女生、农村学生多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问题解决成为灾区籍大学生较常采用的应对方式.灾区籍大学生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除躯体化、敌对两个因子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因子得分差异显著(P<0.01).灾区籍大学生SCL-90得分性别比较,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差异显著(P<0.01);生源比较,除敌对、偏执、恐怖外,其余备因子差异显著(P<0.01).结论 灾区籍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应对方式有性别、城乡差异.在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对女性、农村学生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